全媒体记者 周绍顺 李文晋 特约记者 潘协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此,华容区庙岭镇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颗真心为群众,将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征地拆迁难题化解在基层。
11月15日一大早,陈宗武三兄弟携家人一起,应约来到祖坟山。当天,村里要来清点坟头、丈量土地。兄弟三人和村干部商量,选个好日子,把祖坟迁到镇里的公墓去。
“从感情上说,我们真的不想搬,没事谁会想动自家祖坟呢?但是为了发展大局,我们配合。”陈宗武家的祖坟山位于华容区庙岭镇中份村陈西湾,处在建设中的高新七路范围之内。
高新七路是东湖科学城“一纵两横一环”骨干路网的主干道,同时也是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与东湖科学城相连的“主动脉”。
“这是高新七路工地上最后一座祖坟山,迁走后就只剩一个果园了。”56岁的中份村党支部书记陈有粮,在村里任职近30年。自去年5月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项目在该村征地拆迁以来,他每天带领负责协调的同志挨家挨户做工作,说服大家积极配合,尽早完成征地拆迁工作。
陈有粮介绍,征地工作启动以来,中份村征迁协调工作小组随即成立。启动阶段,成立迁坟清点组、现场指挥组、政策宣传组。在安葬阶段成立环境协调组、安葬协调组和棺木转运及后勤保障组,并制定多套细致的搬迁工作方案,确保迁坟工作顺利进行。
为了把迁坟工作做通、做透,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该村党员干部自创的“三入四同”同心圆工作模式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入’包括代入、深入、融入,‘四同’是指目标同向、干群同心、工作同步、发展同力。”村党支部副书记潘和波介绍,征迁工作首先要“代入”群众,把自己置身迁坟当事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群众在顾虑什么。与此同时,在党员中心户带领下,依托“乡贤会”“五老人员”组织,深入群众,建立“联络员”“调解员”“宣讲员”机制。在征迁过程当中,村党支部安排专班在现场日夜轮流值班,融入群众,遇到问题,确保有人能第一时间解决。
“只有用心用情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征迁工程’变为‘民心工程’,才是和谐征拆的制胜法宝。”陈有粮忙完测量后,又骑上摩托车去找果园的主人。
高新七路施工现场,土路基已经成型,挖掘机和推土机同时作业,正在进行路床摊铺和地下雨污管线分段搭设,现场一片火热的施工场景。近年来,红莲湖旅游度假区加强与东湖科学城对接,积极谋划交通同网,道路建设成功对接光谷未来三路和科技五路,积极推进高新六路、高新七路建设,织密武鄂同城交通网。
“高新七路预计年底前实现‘硬联通’,届时将大大缩短武汉到鄂州的通勤距离。”湖北联投华容投资有限公司社会事务部部长赵晓龙介绍,作为城市主干道,高新七路打通后将加速城际间人口、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动,促进武鄂同城一体化,推进两地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记者手记
近两年,每次去庙岭采访,都绕不开一个话题——征地拆迁。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征迁安置,让村民离开世代为生的土地,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征迁工作启动以来,“5+2”“白+黑”成为征迁专班工作人员的常态。面对群众打不开的心结、解不开的思想“疙瘩”,工作人员耐心地为群众讲道理、讲政策,算经济账、算长远账。
一把尺子量到底,一颗真心为群众;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随着红莲湖大数字云计算产业园建设日新月异,庙岭人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只争朝夕的作风、一着不让的韧劲,持续发力为项目建设创造条件,以实现项目建设更快、百姓获得感更实、区域吸引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