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老婆婆接力守闸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18-10-29 语音:播放
10月23日一大早,段店镇刘弄村村民童桂珍婆婆按时起床、开门,习惯性地朝皮子径闸看了看后,开始打扫房屋、做早饭。吃过早饭,童婆婆锁上门,经过一道斜坡,来到皮子径闸前看了看,见闸门还锁得好好的,便转身朝村里走去。
  “这闸我已守了三四年,以前是老头子守,如今他不在了,我接着守。每天上闸来看看,已经成了习惯。”童婆婆说。
  童婆婆的老伴叫皮柏生,年轻时担任过刘弄村民兵连连长兼8组小组长,带着村民和大家一起开沟挖渠,也就是连通南迹湖和长江的南迹河港。1975年,南迹河港中段建起皮子径闸,汛期开闸泄洪,旱季引江水灌溉农田。因对水利工程比较懂行,皮柏生成了一名守闸人。
  “那时守闸很苦,闸房又高,爬上爬下的,很危险。而且还是手摇开闸,闸门有5吨多重,要摇半个小时,每次开闸、关闸,手都摇肿了。记得有年发大水,水涨得快,不到半小时就上涨一尺多,老头子直接搬到水闸管理房住。”童婆婆回忆道,4平方米大小的简陋房间里,没有电、没有水、没有床,只有墙角的一张躺椅,老伴却住了一个多月。“到了饭点,他匆匆回家扒两口饭就赶到闸上,晚上听着河水的哗哗声,闸门摇晃的咣当声,经常是一夜没睡。”
  皮爹爹一守就是40年,童婆婆心疼老伴,不忙时会跟着他一起帮忙看闸。后来,儿子、孙子大了,也经常跑来帮忙。
  2015年,82岁的皮爹爹去世了,村里想换个人来守闸,可童婆婆却说:“这闸一直是老头子在守,他不在了,我接着来。”
  “现在的闸是前几年重修的,改为电动开闸,轻松多了。我也只是帮忙看看闸房,割割杂草,有什么事就向村里反映。”童婆婆说,“现在港里鱼很多,有些人总爱偷偷撬开闸房关闸捞鱼,我必须看住。”
  童婆婆的家离皮子径闸不到50米,以前住的是石棉瓦盖的平房。儿子在外地工作,想让她搬到城里去,童婆婆离不开闸,不愿搬。没办法,儿子就在原址上建了两层高的楼房,让她住得舒服点。
  童婆婆一个人生活,今年已82岁高龄,身体还算硬朗。“家人一直劝我歇下来,但是守了这么多年闸,对闸很有感情,总是放心不下。只要我还能动,就一直守下去。”童婆婆坚定地说。(熊孝平、盛鑫睿、吕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