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与羊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18-11-19 语音:播放
11月8日星期四多云
  乡村深处,不时传来“咩咩咩”的羊叫声。
  循声而去,一片草地上,两只小羊在悠闲地吃草。一旁,一位老人正注视着它们的一举一动。
  许是看见生人靠近,小羊发出声调丰富的“抗议声”。
  这是老黄养的最后两只羊。
  “这两只羊,年底前也要处理掉了。”将羊牵到屋后的草地上,老黄搬来凳子坐在它们旁边,像是在向自己干了半辈子的事业告别。
  老黄名叫黄细夫,今年67岁,是三江港新区黄柏山村贫困户。
  老黄养了半辈子羊,江滩就是牧场。每到喂养时间,老黄便将羊群放到江滩上,吃饱后再赶回羊舍。
  江滩上有乡亲们的田地,老黄总是格外留心,生怕一不留神,哪只羊就跑到地里觅食。几十只羊在江滩四散奔跑,每次放羊老黄就像打仗一样,“羊走到哪里,就要跟到哪里,一刻都不能放松。”
  养了30多年羊,老黄从未因羊群和乡亲们红过脸。靠着养羊的收入,加上贫困户补贴,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为保护长江生态,全市取缔长江沿线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生态红线内禁止畜牧。作为村里的养羊“大户”,村干部第一时间找到老黄,向他宣传长江保护工作的相关政策。
  尽管有些不舍,老黄还是做出了决定,“不养了,保护环境要紧。”
  在村干部的介绍下,老黄折价将几十只羊卖给了邻村的合作社。
  老黄的一双儿女都在读书,知道他家的情况,村里帮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月有几百元收入。
  “有力吃力,有智吃智。我现在还干得动,不能给政府增加负担。”虽然是贫困户,老黄从未想着过上“等靠要”的生活,他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女儿也快毕业了,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杨燕婷、周仪)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