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媒体记者曹牧雨)“整个鱼苗培育车间,我一个人就能管理。”昨日,湖北杏福盛丰水产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季波笑着说。只见在20平方米的循环水控制系统操作室,主机电子屏上显示养殖池水温、溶氧、PH值等实时监测数据,通过指尖触屏,便能实现过滤、控温、增氧等一系列操作。
车间一个养殖池里,密密麻麻的鲈鱼苗在池底畅游。技术员投下一把有机饲料,鱼儿争食,泛起点点水花。季波说,通过水质调节和营养调节,鱼苗的体质更加健壮、更加适合养殖。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设施渔业,其中,循环水养殖是工厂化养殖的模式之一,解决了传统养殖方式占地面积大、适合养殖的地域有限、容易因自然因素减产等劣势。“1立方米水体可养鱼80到90斤,是传统养殖产量的两到三倍,鱼苗存活率能达到90%以上。”季波介绍说。
当天,在长港镇嘉禾特种淡水鱼苗种基地,技术员携带显微镜、试管等,现场抽样鱼苗,检测其肠道、肝脏等器官健康情况,预防寄生虫、病菌感染扩散。
“每天,我们都会检查养殖池内鱼苗生长情况,发现鱼苗有不吃食、没活力等异常表现,就立刻进行检测。”技术员磨迎妹说。
据了解,大棚种苗繁育基地棚顶配有双层保温隔热帘和水温控制系统,保障棚内水温恒定在22至25摄氏度之间,这样的水温能帮助鱼苗保持最佳的摄食性。一个360平方米的大棚,一年能培育5批鱼苗,每批50万尾。
“目前,500万尾鲈鱼苗已进入鄂州周边地区的鲈鱼养殖基地,但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湖北嘉禾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段冬喜告诉记者。
设施渔业集高效、高产等特点于一身,成为现代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据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科工作人员介绍,在设施渔业发展上将给予省、市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更多支持,带动一般养殖户学习技术、更新设备,助力全市淡水鱼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