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车管所女民警在“疫”线
她们统计数据、报送信息,用爱心提醒千万车主;她们搬运物资、清洁消毒,用细节温暖人心;她们捕捉细节、定格感动,用“美篇”点染赤子情怀;她们坚守交通执勤卡点,筑起一道道生命的“防护线”。
疫情下,我市公安交警部门女民(辅)警,主动请战,勇担使命,以自己的方式撑起了抗疫半边天。
写给战“疫”妈妈的日记
“今天看到妈妈的朋友圈,得知她们单位被授予党员突击队荣誉称号,心中闪过莫名的感动。我知道,妈妈虽然不是白衣天使,但在另一个战场上全力‘战斗’。”
“外婆的心脏安装了支架,药没断过,今天给妈妈打电话顺便说了一句外婆的药快吃完了。没想到,中午妈妈悄悄回来,把药放在门口又默默离开了。”
“今天听爸爸给妈妈打电话才知道,妈妈扎帐篷时崴了脚,可妈妈没让单位知道,还是坚守在一线。”
……
这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副所长霍红利女儿写给她的日记,一字一句,让我们看到这位“警察妈妈”抗击疫情的感人身影。
抗疫期间,霍红利身兼数职,既是疫情查控女教官,也是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员,还是战地宣传联络员。
她每天提前到岗,为执勤人员熬好姜汤,早上7点不到,就将各卡口的雨棚安装好。除了做好疫情防控外,她还充分利用路面执勤的“优势”,将车驾管业务宣传前移到马路上,把便民措施第一时间宣传出去。
与你并肩作战最浪漫
“卢云,我来领口罩。”鄂城交警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卢云每天提前到岗,为同事们发放口罩、测体温、检查值班防疫装备使用情况和对执勤帐篷进行消毒。
忙完这一切后,卢云又投入一线执勤,在康城岗亭防控卡点,她排查过往车辆,检测过往人员,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
卢云的丈夫是交警支队设施队工勤人员。疫情当前,夫妻俩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年迈的父母,然后各自返回岗位,并肩战“疫”。
在三面像岗亭执勤点,穿梭着一顶卷檐帽,她就是鄂城交警大队车管所窗口民警胡英。疫情期间,胡英勇敢奔赴一线卡点执勤。
她是警花也是警嫂,丈夫王佳华是华容区公安分局民警。战“疫”打响,夫妻俩各自奔赴“战场”。孩子上高三,胡英每天只能在工作之余抽出几分钟,通过微信视频,叮嘱儿子在家认真学习,照顾好自己。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很多双警家庭在疫情面前,坚定“逆行”,携手并肩奋战一线。
主动请缨路面执勤
“我要求去卡点执勤,外勤人员很辛苦,我要替换他们,让他们歇一歇。”1月28日,葛店交警大队辅警童凌露向领导提出去一线。
当天,她来到了五四湖卡点执勤,从熟悉的工作到陌生的岗位,她迅速转换了角色。拦车、登记、测体温、放行、劝返等,她每天要重复上千次。
卡点执勤之余,她利用休息时间做好每天的收集数据、整理上报等工作,用文字和镜头记录同事们冲锋在前、抗击疫情的大无畏精神。虽然工作的地方与家近在咫尺,但她已有40多天没回去。“夜深人静时特别想家和想孩子,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这样我就可以回家陪他们了。”童凌露说。
“请扫描二维码。”在汉鄂高速鄂州西治安检查大队防疫执勤卡点,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治安检查大队辅警熊佳伏逐车逐人检查、登记,向过往货车司机讲解电子登记操作流程。
疫情发生后,回家过年的熊佳伏接到返岗通知,没有交通工具,她顶着寒风、背着行李步行来到执勤点。考虑到她是女同志,大队安排其在办公室搞内勤,可她坚决要求:“警力有限,我要求守一线执勤卡点。”
在公安交警部门,这样的女民(辅)警还有很多,她们舍小家顾大家,坚定逆行,用坚守与奉献在“疫”线绽放别样芳华。
记者 黎俊荣 通讯员 吕莉 杨小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