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是充满挑战也是充满机遇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胜利召开市第八次党代会;这一年,我们积极融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深入推进“武鄂同城、城乡融合”,加快高质量发展,疫后重振加速跑,经济重回主赛道,交出“全年精彩”答卷。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鄂州的发展前后相续,今天的奋斗将成就明天的光荣。当历史的航船驶入2022年,我们将迎来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鄂州“两会”。为迎接“两会”的召开,本报今起推出《喜迎鄂州两会 共绘美好蓝图》专栏,集中报道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新面貌,激励全市上下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汇聚加快建成“两区一枢纽”的磅礴力量。敬请关注。
眼下,鄂州花湖机场校飞在即。7年,两千多个日日夜夜,鄂州举全市之力,架起联通世界的“天路”,百万人民的航空梦想即将照进现实,开放、美丽的鄂州,距离世界更近了一步!
从选址到规划,从落地开工到建成校飞,无数次的魂牵梦萦,多少回的艰辛等待,所有的汗水与泪水,点点滴滴的酸甜苦辣都是岁月深处的荣光,更是鄂州创造的奇迹。腾飞就在眼前,让我们一起回望这段乘风破浪的时光。
使命担当,创行业批复最快速度
2014年底,省政府与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服务推进工作专班,谋划在鄂州建设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机场。
2015年6月,顺丰集团向省政府正式发送选址确认函,选定鄂州燕矶场址。
2016年4月6日,国家民航局正式发文批复《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机场选址报告》。
2017年10月底,核心枢纽项目鄂州机场预可研报告通过专家评估;12月13日,省政府与顺丰集团签订《关于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合作协议》。
2018年2月9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同意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机场的批复》,同意新建鄂州民用机场。这是我国民航机场建设所有报批文件中最为重要的“准生证”。
一年零四个月,从获批到预可研报告上报国家民航局,创国内民航史之最!从开始选址到获得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批复,历时三年零三个月,再次创造了国务院、中央军委立项批复的最快纪录。
攻坚克难,全力以赴保项目进度
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这是一场浩大的工程,为了建设机场,3个乡镇8个村2万父老乡亲搬迁腾地,仅用半年完成核心区征迁,实现零上访、零事故、零炒作、零违纪。
走马湖位于花马湖湖群中湖水域,属机场选址所在地。2017年12月20日,机场项目先导性工程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抽水、清淤、回填、堆载预压,然后经过近一年的自然沉降,以满足后续施工需要。”中建三局机场项目部党支部副书记骆良说,地基处理工程前后历时2年多,挖填近亿立方米的土石方。
2020年初,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超历史同期的汛情,省市企三方协力攻坚,争分夺秒抢工期,全力以赴保进度。近万名机场建设者在工地日夜鏖战,向着2021年底建成校飞目标奋力冲刺——
6月2日,机场塔台空管工程首根工程桩开钻。
6月21日,花马湖二站6台机组试运行取得圆满成功,将机场防洪排涝标准提高至50年一遇。
7月27日,机场数字化中心及展厅如期封顶。
8月18日,鄂州花湖机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航站楼项目正式开工。
时间来到2021年,机场建设稳步推进——
7月8日,鄂州花湖机场西跑道实现全线贯通。
8月27日,机场东跑道全线贯通,标志着鄂州花湖机场东西跑道正式贯通。
11月15日晚,鄂州花湖机场东西跑道首次亮灯!
目前,与校飞相关的跑道工程、灯光工程、通信工程、导航工程、监视工程以及气象工程的竣工预验收工作已经完成,航站楼前停机坪的各种标线、照明设施全部到位,正朝着校飞、试飞稳健迈进。
探索创新,全力打造智慧机场
作为中国民航首批“四型机场”示范项目和住建部建筑信息化改革试点项目,花湖机场工程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设计阶段搭建数字机场模型,施工阶段不断深化、细化数字模型,确保施工过程中建造实体符合数字模型,竣工时形成现实、电脑中精准吻合的两个“孪生”机场。
每进一步都在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说:“深度运用BIM技术参与工程建设,花湖机场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已步入‘深水区’,甚至是‘无人区’。”
花湖机场布设了5G站点69个,实现5G信号在公共区域的全面接入。智慧道面应用光栅阵列传感器近5.3万个,实现机场道面全时全域感知。通过5G运用,可进行机房运维、围界机器人巡检、无人机巡检,机坪无人驾驶、机器人分拣等业务。一方面,高新技术使机场工程实现了设计可视化、模拟分析等功能;另一方面,以模型为信息的载体整合全过程数据,为“智慧机场运营”提供“业务智能+大数据”的运作平台。
“机场建设现已实施大数据仿真、智能跑道、碳中和机场和少人机坪等15项创新项目,其中10项为地区、行业或全国首次应用,已参与制定3项民航标准,并申报专利、著作权60余项。”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华说。
放眼世界,“航空枢纽”标注鄂州城市高度
鄂州花湖机场是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机场,也是我国第一个获批建设的货运枢纽机场,总投资320.63亿元。据初步发展规划,到2025年,机场年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245万吨,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多式联运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
鄂州花湖机场是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项目,并被纳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与武汉天河机场共建武汉民航客货运“双枢纽”,作为全省“一号工程”,将成为湖北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关键支撑,为支撑中部崛起、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空中出海口”。
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司长韩钧说,鄂州花湖机场就是一个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它对于促进我们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与稳定,促进国际航空物流提质增效,带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鄂州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能够打通天路、走向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能够构筑枢纽、连接全球。独具优势的‘空铁水公’多式联运体系,全球高端的要素资源加速聚集,让我们感觉到世界就在眼前。”市委书记孙兵在市第八次党代会上说。
全媒体记者 王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