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11时32分,随着顺丰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57-200全货机平稳降落在跑道上,亚洲第一、中国唯一的航空货运枢纽——鄂州花湖机场拉开试飞序幕,冲刺6月通航、11月开启货运。
“每一步都在创造奇迹!”自2013年6月擘画蓝图、2017年底动工建设至今,湖北省、鄂州市两级政府与中国民营快递物流龙头企业——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联手,近10年闯关夺隘,奋楫笃行,开创了一系列国内乃至世界民航界的骄人纪录。
春节复工调研首选花湖机场——三级指挥部“督战”成常态
3月15日,以鄂州花湖机场为主体的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省指挥部指挥长会议召开,重点研究项目推进情况。
早在2015年8月,货运枢纽机场项目被列为省政府“头号工程”,主体工程及配套工程总投资上千亿元,按2030年货邮吞吐量330万吨、客运吞吐量150万人次规划设计。规模宏大,千头万绪,这一国家级重要生产力布局离不开省市企三方的通力合作。
枢纽项目建设初期提了四个目标,第一年打基础,第二年出形象,第三年主体建成,第四年投入运营。自此,省政府主要领导每年均将春节长假后的复工调研首站选在花湖机场。
项目建设省指挥部还将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随着工程进展加密调度,2021年5月从每月一次现场会调整为每周现场督导,靶向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鄂州市成立前线指挥部,近5年来已为机场建设征迁1.3万余户,各项配套工程建设累计投入600多亿元。
“三级指挥部召集各单位部署督促已成常态,省委、省政府领导每季度均安排现场调度会,足见‘头号工程’的分量!”鄂州市委书记孙兵说:“甭管哪届领导班子接手,都一脚油门踩到底,全力推进!”
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各成员单位倾力配合,货运枢纽项目在一年内即完成立项、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行业审批,刷新了全国民用机场前期筹备工作速度,并获中央预算内资金和民航发展基金合计24.6亿元支持。
2020年以来,面临突发疫情持续、超历史同期汛情等困难,省市企三方协力攻坚,克服重重困难,力保不误工期。
全程运用数字技术——虚拟孪生机场随之诞生
3月14日至16日,鄂州花湖机场先后完成场道工程、助航灯光工程及空管工艺工程的竣工验收。
从验收报告看,鄂州机场场道工程实现“零返工”。“这与数字技术首次在我国机场建设中全程深度运用密切相关。”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主管潘乐说,这里提及的数字技术主要指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鄂州花湖机场是中国民航局首批“四型机场”示范项目和住建部建筑信息化改革试点项目,涵盖智慧、绿色、平安、人文等方面。建设“智慧机场”,BIM技术正是重要抓手。启建至今,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建筑信息模型专业人才陆续集聚。
施工前,中建三局、中铁北京工程局、中天建设集团等参建方通过BIM将所有构件的外形、尺寸、材质等信息,转化为三维可视化数据,利用虚拟建造技术在电脑中预演过程,最终在施工中一次性精确操作。“每一个构件都有编码,近亿个构件将在机场建成时‘合模’,一个与实体机场完全对应的虚拟孪生机场随之诞生。”鄂州机场BIM咨询单位中国电建贵阳院技术负责人李希龙说。
花湖机场项目还是全国首个应用BIM模型进行全过程质量验评和计量计价的项目,并首次打通了“建模”“按模施工”“按模质量验评”和“按模计量支付”路径。“通过全程数字化施工管控,机场场道布局了6万多个传感器和69个5G基站,并已获批12项国家标准和60多项专利。”潘乐说。
“数字化施工管控开始于大兴机场,应用于天府机场,成熟于花湖机场。”北京四维远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刘炳琪说,在业内,鄂州花湖机场全程运用BIM技术,已成智慧机场建设新标杆。
“超级运力”呼之欲出——打造全国最大航空物流转运中心
试飞结束,机场通航前还有工程行业验收、投用演练、机场使用许可证获批等工作需要完成。
作为中国现有的240余座民用机场中“独特的那一座”,鄂州花湖机场的与众不同正在于眼下紧锣密鼓建设的转运中心。有了这一主体钢结构重达10万吨以上的超大单体建筑,湖北省即将拥有亚洲第一座、世界第四座航空货运枢纽,并代表国家参加全球物流竞争。
记者在现场看到,转运中心主楼结构竣工,外立面幕墙即将完工。目前,分拣设备已有3套完成通电运转测试,另有2套正在安装,本月底将安装第6套,计划11月底前完成设备调试。
“转运中心首期投用面积约70万平方米,远期规划117万平方米,包括分拣、仓储、冷运、国际货站等综合功能。”顺丰公司湖北枢纽项目总监张浩介绍,项目首期处理能力可达每小时50万件,一投用就将是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水平领先的航空物流转运中心。
机场投用后,与外界的集疏运通道至关重要。眼下,S203省道鄂州段、机场高速公路一期、鄂黄第二过江通道以及铁路进机场等项目正加快建设或谋划,口岸开放、综保区申建、航线申报、货运补贴等运营筹备工作也在推进中。
与此同步,省发改委继续深化湖北花湖临空经济区发展研究,武汉正与鄂州共建航空客货“双枢纽”,而鄂州、黄冈、黄石3个城市相继设立临空经济区,错位互补,有序竞争。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