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机”起飞正当时——湖北边检总站服务花湖机场对外开放纪实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4-05-17 语音:播放

  全媒体记者 李刘斈子 通讯员 万立勋

  子夜,鄂州花马湖畔的花湖机场,一架架飞机在东、西跑道次第着陆。卸货、分拣、拆装、转送……在停机坪和转运中心之间,接驳车穿梭往来。

  当大地再次从晨光中醒来,一架架全货机又满载货物鱼贯离港。

  空地之间的“群起群降”和“夜至朝发”,每天都会在花湖机场上演。

  鄂州距离武汉只有1小时车程。从鄂州起飞,1.5小时飞行圈可抵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级城市群,辐射全国90%的经济总量、80%的人口。

  今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到鄂州花湖机场调研,对专业货运航空口岸建设提出殷切希望;今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鄂州花湖机场对外开放,一个全新的“空中出海口”在中部内陆打开。

  作为驻守湖北口岸的移民管理机构,湖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始终紧跟口岸开放步伐,提前介入口岸建设,科学调配警力部署,出台便利通关措施,优化货机查验模式,为建设“内陆新沿海”提供了安全快捷的口岸环境。

  服务大局,融入发展“同心圆”

  花湖机场是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是国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战略的重要支点。2017年12月,机场开工建设,2022年7月建成投运,2023年1月临时对外开放,刷新了国内民航界同规模项目建设速度。

  边检各项建设也在不断刷新“进度条”。

  省委、省政府作出部署:2023年4月1日,国际货运航班必须飞起来!

  彼时,留给边检机关建设的时间只有8个月。

  “口岸发展到哪里,边检工作就跟进到哪里,队伍力量就布置到哪里。”湖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负责人当即承诺。

  在省内各口岸争先开放、流量激增、警力紧张的情况下,湖北边检总站迅速跟进,就近调配黄石边检站28名民警定点进驻鄂州。其中,12名民警全程封闭集训,到天河机场武汉边检站和河南郑州边检站跟班学习货机查验,不到半年就完成从“河港业务”到“空港业务”的全面转型。剩余民警往返黄石、鄂州两地,全力鏖战、不舍昼夜,按最高标准、以最快速度,全程参与边检查验设施建设。

  4个月内,边检查验通道选址、设计招标及建设任务完成,各项专业检查系统硬软件环境搭建和调试完成……

  2023年4月1日,首条国际货运航线如期在鄂州飞起来,鄂州对外开放进程掀开新篇章……

  “随着飞机起飞,筑梦苍穹,链通世界,移民管理现代化事业也迈入新征程。”进驻边检机构负责人吴建斌说。

  锻造精兵,筑牢国门“安全线”

  “守得住才能飞得好,全体民警必须把口岸安全作为服务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这是湖北边检总站进驻民警在首航誓师大会上向鄂州作出的庄重承诺。

  湖北边检总站与我市出入境、海关、机场等部门签订共建协议,建立合作机制;成立执勤执法办案和信息核查专项小组,赴市公安局畅通信息核查渠道,学习案件办理流程,制定《航空口岸限定区域范围及管理措施》并向全社会发布通告。

  同时,大力实施“新警成才”和“业务骨干培养”两项工程,深入推行“专班抓、结队学、每日练、每周考”模式。开设“勤务小讲堂”,将货机查验等30余个勤务常遇问题模块化课题化,做到学用结合。

  截至今年4月,进驻民警已连续奋战390余个日日夜夜,累计检查出入境航班1700余架(次),机组7800余人次,出入境货物近7万吨,实现勤务安全“零失误”“零差错”,确保了口岸绝对安全稳定,为机场“飞得快、飞得好”提供边检“动力源”。

  主动靠前,服务鄂州“不夜城”

  4月28日凌晨1点,在鄂州花湖机场停机坪,民警李启明对“鄂州?葑德里”货机进行清舱。航班预告显示,当日出入境航班有15架(次),创下口岸开放以来日航班量的历史记录。

  走进如今的鄂州花湖机场,货畅其流、物通八方。

  “去年开通国际货运航线12条,实现货物吞吐量近5万吨。今年航班量不断攀升,目前每周达70架(次)左右,且80%为夜间航班。”鄂州边检机构执勤队队长鄢维介绍说。

  面对勤务量骤增的压力,湖北边检总站适时推出国际货运航线备案信息网上办理及大宗商品、鲜活产品、民生物资快捷通关等9项边检便利措施,持续优化“7×24”小时通关保障服务,坚决做到“提前等候、随到随检、好来快走”,保障跨境货运高效顺畅。

  同时积极探索实行“诚信管理机制”,推进智慧边检应用,对信誉级别高、风险等级低的航空公司和驻场企业免除人员、车辆来年复审;所属机组人员集中查验快速过检;推出简化飞机检查流程等便利服务举措,让航司机组人员体验到无感式通关和零等待服务,为企业节约运营时间和人力成本。

  “我们将持续以‘边检速度’、‘边检服务’,助力口岸腾飞,为鄂州‘两区一枢纽’建设贡献力量。”鄢维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