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一座振翅高飞的城市

——写在2024湖北花湖国际机场开放暨临空经济发展大会召开之际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4-06-20 语音:播放

  6月的鄂州,风起花湖,万象更新。

  6月19日至20日,由湖北省政府国资委、鄂州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湖北花湖国际机场开放暨临空经济发展大会,在鄂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这是自去年湖北国际物流峰会之后,世界目光再次聚焦鄂州。坐拥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中国唯一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正以奋楫扬帆的竞进姿态,加快打造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筑路苍穹、空中出海。

  对外开放的枢纽之城

  花湖国际机场(以下简称“花湖机场”)是国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战略的重要支点。

  今年以来,花湖机场捷报频传:3月1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花湖机场对外开放,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对外开放的专业货运枢纽机场;4月29日,花湖机场航空口岸通过国家验收,从批复同意到验收通过仅用40天,刷新了中国民航口岸验收的最快纪录;5月15日,花湖机场正式更名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6月6日,“鄂州-仁川-迈阿密”航线顺利首航,鄂州跻身第五航权开放城市。

  花湖机场的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是关注的焦点、历史的标点。为打通“空中出海口”,重塑开放新格局,我市不断完善花湖机场口岸功能,推进开放平台高效建设和运营,倾力打造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

  “抢抓工期、实行三班倒、大干百天,综保区一期保税物流中心(B型)、海关查验中心、公共国际货站等项目顺利建成。”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鄂州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封关运营,各项工作全面铺开。

  今年,我市在临空经济区谋划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04个,已开工54个,一季度完成投资31.5亿元;举办花湖机场专题推介活动,组织参加2024“相约春天赏樱花”经贸洽谈会,临空经济区签约项目43个,总投资220.7亿元;梯次开发机场服务区、航空物流区、综合保税区、临空产业园、空港商务区,重点发展现代仓储、保税物流、飞机维修等航空运输业,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临空制造业,跨境电商、离岸金融、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力争到2027年货邮吞吐量超300万吨、产业规模达800亿元以上。

  如今的花湖机场,已成为外贸型企业争相落户的战略高地。目前,嘉里物流、港中旅华贸等29家国际货代企业在花湖机场开展业务,度边电子、日邮物流、中实物流、国药控股、九州通沃田等一批制造和物流项目加快建设,苹果、施耐德、卡尔蔡司等企业签约落户,东航物流、希音、抖音、唯品会、锦海捷亚等企业正在洽谈合作当中。

  随着花湖机场开放功能不断完善,我市外贸进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今年1-5月,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34.8亿元,同比增长39.6%,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链接全球的不夜之城

  鄂通全球,畅联世界。

  夜幕下的鄂州,是一座链接全球的不夜城——每3分钟就有一架全货机在此起降,重新定义鄂州与世界的距离,成为“航空都市”崛起蝶变的缩影。

  目前,花湖机场累计开通客货运航线85条,其中客运航线16条、通达24个国内航点;货运航线共计69条,包括国内货运航线50条、通达45个国内航点,国际货运航线19条、通达22个国际航点。花湖机场辐射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的国际航线网络,正由“串点连线”向“组网成面”转变。

  6月15日凌晨4时,6000斤鲜活的潜江小龙虾,“坐”上由鄂州飞往沈阳的货运专机,这是花湖机场开通的第二条“小龙虾货运专线”。据统计,去年3至10月,湖北小龙虾通过花湖机场空运至成都、青岛、大连等城市,总运输量超150吨。

  “打飞的”显然不只是小龙虾的特权。作为享誉海内外的武昌鱼发源地,顺丰公司与武昌鱼集团、市武昌鱼协会签订鄂州武昌鱼供应链战略合作协议,瞄准北京、上海、厦门等地市场,打造高效便捷的供应链体系,助力鄂州武昌鱼“活鱼到家”,“游”上市民餐桌,其航空货运总量已突破10吨。去年以来,共计1250吨湖北大闸蟹通过顺丰销往全国各地,其中六成以上在花湖机场搭乘货机出省,主要流向广东、北京、上海、河南、四川等省市。

  “今年前5个月,花湖机场货邮吞吐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花湖机场货运航班起降达1.1万架次,货邮吞吐量突破30万吨,两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一日达全国,隔夜达全球……一时间,鄂州鱼丸、沼山胡柚、涂镇蓝莓、峒山大米等名特优农产品,纷纷通过花湖机场“出省出海”,部分产品出口欧美及东南亚国家。此外,中国企业的新能源、新材料、机电等高附加值产品也通过花湖机场国际贸易新通道,打开海外市场。

  不光国货能扬帆出海,“洋货”也能高效入境。目前,花湖机场已具备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三类进境特殊商品入境资质,在7×24小时通关模式基础上,探索更为高效通关路径。今年春节前,首批来自印度的6.7吨青蟹,从航班降落到通关放行仅用时3小时。假以时日,俄罗斯帝王蟹、法国吉娜朵生蚝、南非珍珠鲍……这些世界顶级食材也将通过花湖机场“飞”上国人的餐桌。

  截至目前,鄂州农产品航空货运总量超2000吨,预计今年达到万吨级。依托花湖机场高效便捷的航空货运网络,每一件夕发朝至的航空货件,都将打上“鄂州空运”的深深烙印,注定将在中国航空货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营商环境的标杆之城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鄂州的金字招牌。

  近日,我市印发《鄂州市深化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十大行动”方案》,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完善营商环境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营商环境之“优”,促高质量发展之“进”。

  “在2022年全省评价中,我市综合成绩排名全省第六,再次刷新历史最好成绩,其中,在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的企业办事满意度测评中,满意率100%,全省排名第一,充分反映了企业家和办事群众对鄂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满意和认可。”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围绕花湖机场,我市已于今年1月31日在全省率先出台《花湖机场国际航空货运集货奖励办法》,充分发挥政策的虹吸效应,先后吸引50余家国内外货代企业洽谈合作,抢滩登陆鄂州。

  “我们按照企业在花湖机场进出港的年国际集货量进行分档奖励。根据集货量的不同区间,创新设定累进奖励办法,从0.3元/公斤到2元/公斤,共分五个档次,集货量越高,奖励标准也越高。”市民航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以政策靠前发力稳预期、提信心、促发展,更好地调动货代企业组织货源的积极性,提升机场集疏运能力和货运枢纽效能,进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自2022年以来,我市每年在全市推出百余项改革创新事项,至今已达388项,涉及全市35家市直单位和3个行政区、2个功能区。改革领域覆盖市场主体准入、监管、退出等全生命周期,对标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事项,我市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优举措,在营商环境各领域先行先试,系统推进关键环节集成创新,着力破除市场主体办事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办事模式,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鄂州样板”。

  2023年度全省市、县服务业发展评估结果显示,我市以综合得分全省第二、评估进位全省第一名的骄人成绩,获市(州)组优秀等次。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从2022年589.54亿元增长到645.74亿元,同比增长6.9%,拉动GDP增长3.3个百分点,服务业新增经营主体占全社会新增经营主体的比例为81.9%,均位居全省前列;2023年全年新增规模(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110家,其中,新增规上服务业月度入库企业10家,创历史新高,现代服务业从“起势”迈向“成势”。

  一流的营商环境,将助力鄂州从“城市机场”向“机场城市”深刻转变,最大限度激发各类经营主体信心和活力,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全媒体记者 周长庆 蒋康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