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花湖国际机场 共建航空都市主城——专访鄂城区委书记夏鑫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4-09-23 语音:播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美好鄂城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鄂城区委书记夏鑫表示,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地,我们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九次全会部署,锚定融入花湖国际机场这个省级战略,以“三新三强”打擂台、厚筑全市“压舱石”行动为主抓手,凝聚“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改革奋进之势,加快建设空港经济核心承载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区域消费服务新中心,致力成为武鄂黄黄协同发展示范引领区,确保党中央各项改革部署在鄂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鄂城区如何打造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夏鑫说,我们将锚定花湖国际机场,以供应链思维推动传统钢城向现代港城转变。牢牢把握供应链体系建设这一“进阶密码”,发挥机场“空中出海口”多式联运成本优势,一手借力货运枢纽、导入临空偏好型产业,一手推动绿色转型、发展低碳冶金产业,让航空都市主城与绿色智慧钢厂相得益彰。加快发展“航空+现代物流”,利用湖北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花湖国际机场专区,借力顺丰等头部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充分发挥物流、信息等生产服务要素集聚优势,吸引光电子、大数据、跨境电商等临空偏好型企业。积极发展“航空+现代农业”,培育农产品供应链,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让武昌鱼、高楼猪等农产品乘“机”出海、“活鱼到家”。切实发展以鄂钢为链主的低碳冶金产业,支持鄂钢搭建行业供应链平台,集聚上下游23家企业上链用链,支持绿色循环头部企业欧冶链金建设废钢资源供应链,构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全会提出,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鄂城区如何将全会精神落到实处?

  夏鑫说,融入花湖国际机场,鄂城区将以“双集中”路径推动城市机场向机场城市转变。围绕产城发展做好城市配套,打好产城人融合“组合拳”,让机场“流量”变“留量”。优交通提供往返便利,推进武黄高速“四改八”等工程建设,加快机场高速二期、大广高速东方山等互联互通,构建起内通外联交通网,明年有望实现镇镇通高速,助力武鄂黄黄融合度更高。优平台加快对外开放,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务事项“跨市通办”“跨省通办”“一链办理”;与武昌区开展“古今两武昌”协同合作,举办俄企鄂州行暨鄂城区—俄罗斯中小企业经贸合作交流会等活动,让鄂城的企业共享开放合作成果。优品质提升城市功能,建立财政、金融、投资统筹机制,探索“改造片区化、运营市场化”的城市更新模式,通过争取上级资金、发行专项债券、对接银行融资、吸引社会投资、国土综合整治等方式筹措资金,加快推动历史街区、老旧小区、商业区等改造提升,全面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莲花山、凤凰山庄加快提档升级,园博园融入灵玲动物园,吴都·乔街4A三国文化景区即将建成运营。优服务吸引人口流入,落实省市房产新政,推出高品质住房,将全区所有公办学校纳入教联体,依托市中心医院组建医共体、搭建“1+N”全域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扩大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区镇村寄递物流体系实现全覆盖,城镇化率提高至82.66%。

  全会提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在锚定和融入花湖国际机场建设的同时,鄂城区如何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夏鑫说,为构建与服务机场相匹配的治理体系,鄂城区将以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推动基层治理由“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抢抓全省基层治理框架体系试点机遇,在统筹、整合、赋能上发力,突出区—镇街—村 (社区)—小组 (小区)四级联动,强化区负主责、镇街枢纽作用,将“自上而下”政府治理与“自下而上”群众自治有机统一起来。针对部门“责任甩锅”问题,厘清部门、镇街权责,明晰村(社区)履责清单,以“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检验权责清晰度,提升服务质效。针对基层 “小马拉大车”问题,推进人财物向基层下沉,统筹“一口子”督查考评、“一窗受理、全域通办”和“一站式”多元解纷,试行“多网合一、信息赋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支部建在小区上,培育共同精神,选树一批高性宽式“管事佬”,共同办好加装电梯、二次供水、幸福食堂、停车难等民生实事。

  夏鑫表示,鄂城区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丝不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以钉钉子精神和“施工队长”作风统筹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供应链体系建设、“双集中”、大财政体系建设、共同缔造等改革任务,用“内因决定论”激励党员干部实干担当、拼搏赶超,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鄂城力量。

  全媒体记者 李文晋 通讯员 孙典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