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沈文迪
在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当城市被夜色笼罩,沉入甜美的梦乡,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如同点点繁星,在不眠的灯光下,用脚步丈量着物流人的使命,卫建明便是其中闪耀的一颗。从湖北大学计算机系的高材生,到物流领域的“守夜人”,他在传送带的阵阵轰鸣中,奏响了独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
从跨界到扎根,找准人生新坐标
1987年出生的卫建明,毕业后从事过多个行业,在武汉、黄石等地都留下过奋斗的足迹。然而,缘分使然,2023年8月,他加入了鄂州花湖国际机场顺丰转运中心,就此踏上了物流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赛道,成为夜间分拣战线上的一名“守夜人”。
在物流与航空货运的专业术语里,“Island”一词最初源于分拣系统的设计。就拿自动分拣系统来说,其中的“分拣岛”是货物分流的关键所在,而负责分装工作的人员也由此得名。在这个被称为“岛”的64人团队中,卫建明迅速彰显出复合型人才的独特优势。得益于计算机专业所赋予的严谨逻辑思维,他在货物分拣打板的过程中,能够极为精准地计算空间利用率,使每一寸空间都得到合理利用;曾经的销售经历也如同助力器,赋予了他出色的团队协调能力,让整个团队协作起来更加顺畅高效。
当同龄人已进入梦乡,他带领团队2小时完成33吨货物分拣、30块打板的高强度作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客户时效”的责任。
以机场为战场,在细节中锻造行业匠心
“我们与时间赛跑,打的是时间战。”作为航空组长,卫建明统筹全局,包括14人拆包组的效率优化、25人打板组的空间规划以及OOG重货区的安全管控。“我们每天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分拣、打板,工作工具也很简单,一双手加上一支笔。但要做好这份工作并不容易,每一个航班、每一个目的地和每一个日期都要仔细核对,不能出错,这关系到客户的包裹是否能够顺利到家。甚至一个破损包裹的应急处理,都会影响上海浦东、浙江宁波等地的物流时效。”卫建明说。
相较于日常,2023年“双十一”“双十二”期间货量激增40%,各航司货量增长明显,部分航司航班密度大,导致迟交运货物增多,分拣压力陡然增大。当时卸货仓氛围紧张,大家因连续多日的高强度工作而疲惫不堪。不仅如此,卫建明与同事还要承接周边城市货量,这就需要他们不停更换场地给予援助。
为有效提高分拣效率,卫建明积极学习前辈经验,创新采用“动态容量分配法”,根据不同机型实时调整装载方案,以最优打板节省空间,进而提高效率。最终,在顺丰集团2024年“决战业务高峰”劳动竞赛中,他带领团队获得全网劳动竞赛亚军的好成绩。
与时代共振,在鄂州书写职业梦想
卫建明的工作轨迹正勾勒出中国物流业的升级图景。当花湖国际机场的跑道迎来黎明第一缕阳光时,通宵奋战的他已经完成又一轮“集全国之货,散八方之需”的使命。
在这个被AI和自动化重构的时代,他始终相信“人”的价值:打板时一个巧妙的堆叠角度,应急处理时多问一句的细心,都是机器无法替代的行业温度。正如他常说的“每个包裹背后都是客户的期待”。
如今,这位跨界而来的物流人已找到更广阔的天地——他不仅是鄂州这座航空之城的建设者,更成为年轻同事眼中“既懂技术又暖心的行业领路人”,00后同事常玉航说:“卫哥对我们很好,工作上、生活里都很照顾我们。平时下班后,他会组织团建,烧烤做饭叫上同事们一起,帮助大家排解压力。”
夜色中,他的身影与时间赛跑;晨光里,他的坚守让承诺抵达。每一件快递都承载着期待,而他,正是那个让期待永不落空的守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