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干部“乘风破浪”加油续航——“临空速度”背后的鄂州密码之一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5-07-18 语音:播放

  6月22日,鄂州市临空经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培训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130多名学员分组进行跨境电商实操。旁边的TikTok直播间里,几名主播正在向粉丝介绍Cosplay手办。

  对很多鄂州干部而言,跨境电商是一个全新的事物。然而,中国(鄂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启用后,临空经济区干部仅用2周时间,就将空置厂房迅速“变装”,建成集选品中心、直播基地、培训学院、供应链中心、卖家中心为一体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区。目前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已签约进驻企业40余家,注册企业达130家之多。

  花湖国际机场从选址、征迁、建设,到投运后航线开通、口岸开放,一路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探寻背后的密码,正是鄂州干部以学破题、实干答题的生动实践,才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白纸之上作画

  于鄂州而言,花湖国际机场落地,相当多的工作都是开创性的,无现成经验可循,好似在白纸上作画。其实还有另一张“白纸”与之伴生,那就是干部队伍应对建设运营机场这一全新课题时,相关经验、专业技能的匮乏。

  “90后”干部陈润明是临空经济区对外开放专班干部,任现职前,她在临空经济区招商中心工作。

  “刚开始过来时,接触的都是新东西,虽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有时为了弄懂一个名词,需要查阅很多资料。”陈润明说。

  陈润明的经历并非个案。临空经济区成立之初,不少干部所学专业、过往经历、知识结构等方面,都与建设花湖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的要求有所差距。

  在临空经济区政务服务大厅项目建设专区窗口,工作人员张育军熟练地操作电脑。一个工程建设项目过来,他从立项开始,一直到联合验收,提供全流程服务。

  以前,像张育军这样的多面手并不多。临空经济区口岸和投资促进局干部陈楷介绍,过去窗口人员办理项目审批时,每个人只负责一个环节,审批速度起不来,服务水平打折扣。2023年起,临空经济区政务服务大厅全员定期轮岗,让大家学习了解审批全流程。同时,每周五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组织开展业务讲解。

  审批提速,政务服务满意度高,对市场主体的吸引力自然就大。今年,临空经济区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个,签约总金额255.03亿元。

  千里之外求学

  4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鄂州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5天后,中国(鄂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启用。启用当日,临空经济区发布《关于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十二条政策措施》。

  最初负责起草该文件的是临空经济区对外开放专班。“别看只有区区12条措施,但要既体现花湖特色、又对电商企业有足够吸引力,还是很不容易。”专班负责人赵麒皓说,随着跨境电商业务不断发展,临空经济区还成立了跨境电商专班,和众多跨境电商企业在这个“新赛道”深耕研究,不断打造鄂州样板。

  临空经济区对外开放专班干部曾夏天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和陈润明经历相似,几乎是“零基础”的状况下走上新岗,亟需加油续航。

  2024年10月,组织安排曾夏天赴海南生态软件园跟班学习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经验。其间,他实岗锻炼、走访考察、访谈咨询,系统了解了自由贸易港理论与实践。3个月跟班学习结束,曾夏天回到鄂州,结合所闻所见,撰写了一篇12000余字的调研报告,并结合花湖国际机场实际,提出11条针对性建议。

  临空经济区成立以来,每年选派干部外出沉浸式调研、跟岗锻炼和对接交流,让干部深入了解产业发展前沿、明确对标方向,推动干部开阔视野、更新观念、磨炼本领。

  除了将干部送出去,还把专家请进来。数年来,临空经济区依托临空大讲堂,先后组织开展专家辅导28场,累计受训6000余人次。

  从干部们在临空大讲堂上的茅塞顿开,到产业链招商的头脑风暴,再到开放升级的规则接轨,无一不折射出干部能力素质的迭代升级。

  持续提升能力

  燕矶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邱永新三十出头,却有一股超越年龄的成熟。近5年来,他先后在机场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一线历练,在多个岗位摸爬滚打。

  2021年,花湖国际机场处于建设冲刺阶段。净空区黄山碍航山体降高,是其中一项关键工程,事关机场能否如期投运。彼时,邱永新正是黄山降高工程指挥部的一员,主要工作是抓调度,会同施工方抢工期。

  花湖国际机场投运后,临空经济区工作重心从抓建设转入谋运营,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升级、开放能级提升变成重点。

  今年,临空经济区对招商工作作出新的部署,实施区镇一体产业招商,设立项目调度、评审及落地保障专班,形成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体系,乡镇的年轻干部纷纷走进经济建设一线历练成长。

  “以前可能只是抓建设,现在还要懂经济,即使是乡镇干部,也要成为行家里手。”邱永新说。

  发展永无止境,学习总在路上。副市长、临空经济区党工委书记尹彬说,对标建设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临空经济区干部必须以学破题,实干答题,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中找准方向,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

  全媒体记者黄朝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