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湖国际机场改革创新赋能全球货运

从“内陆腹地”到“空中门户”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5-10-20 语音:播放

  本网讯(全媒体记者宋治辉)10月4日10时52分,一架从挪威飞来的B763全货机降落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海里家里鄂州店负责人卫国锋随即完成提货流程,顺利取回6条新鲜三文鱼。这单跨洋生鲜的极速交付,是鄂州以花湖国际机场为支点、以制度创新打造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的例证缩影,也是鄂州以全球视野服务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实践注脚,见证着这座城市从“物流通道”向“经济枢纽”的转型跨越。

  据统计,10月1日至8日,花湖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超1.4万吨,同比增长7.7%,鄂州作为“湖北空中出海口”的“世界能见度”持续刷新。自2022年7月建成投运以来,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坚持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驱动发展,系统破解内陆城市开放瓶颈,围绕航空货运能级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临空产业集群培育三大方向持续攻坚,推动机场从“基础设施”向“发展引擎”的能级跃升。

  在运输组织模式上,鄂州不断突破效能边界。8月15日,“鄂州?武汉”通用航空短途货运航线首航,搭载517公斤货物的“大棕熊”100通用飞机构建起“空空直连”快速通道,精准填补高时效、小批量短途物流空白;同步支持顺丰开展“干支结合”航线改革,利用闲时运力增加日间货运航班数量,打造第二航班波。今年1至9月,花湖国际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突破108万吨,同比增长58%;货运航班量达到2.76万架次,稳居全国第四。

  花湖国际机场作为国家级智慧口岸建设试点,持续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改革,建成投用花湖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平台,整合通关、物流、监管等数据资源实现“一网通办”,相关经验获国家口岸办全国推广。推动智慧口岸与智慧海关、智慧边检深度融合,推行“7×24小时”通关保障机制,货物实现“即到、即验、即放”,助力企业成本降低15%、通关效率提升30%。

  “E转全球”服务品牌成为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标杆。机场常态化运营16种“空空中转”业务场景,创新实施一单到底、换单中转、机坪直转、中转集拼等模式,实现跨运单、跨货站、跨航企、跨国界的全流程畅通。已开辟第五航权航线7条、国际空空中转产品线路56条,国际空空中转货量突破每周1200吨,同比增长361%,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和对外开放辐射力显著提升。

  充分发挥花湖国际机场航空物流枢纽优势,鄂州将跨境电商作为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抓手。积极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空港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快构建辐射中部、连接全球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截至目前,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初步建成集选品、贸易、供应链于一体的跨境电商直播基地,获批省级产业园,注册企业317家,入驻企业75家,呈现进出口双向畅通、市场热度攀升、直播主体集聚的良好态势。

  创新“航班+卡班”联运模式,打通跨境电商物流“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顺丰“空陆联运”日均业务量达7.3万票,预计全年突破1360万票。1至9月,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预计达273亿元,带动实现进出口额330亿元,新业态赋能外贸发展的作用持续凸显。

  一石激起千层浪。临空经济区以花湖国际机场为核,突出航空关联性、临空指向性,构成航空物流、智能制造、医疗健康、光电子信息“一区四园”格局,探索“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联盟”一体化发展模式。组建鄂州临空集团有限公司,创新开展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截至今年7月,累计引进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88个,总投资2130亿元。

  制定临空产业招商图谱,瞄准物流、货代、仓配、跨境贸易等领域开展“靶向招商”。建立全流程帮办服务机制,吸引中国物流、中国邮政、东航物流等超80家物流企业入驻,嘉里物流、丝路国际等50余家国际货代公司开展业务,苹果、大疆无人机备件中心等40家企业仓配一体化项目落地运营,深创建、佳裕达、湖北国贸、绿山墙等跨境贸易企业相继落户,临空产业集群效应持续凸显。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在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多元集货体系、开放服务体系、产业支撑体系、工作推进体系等方面持续用力,加快推进花湖国际机场功能提升和能级跨越,助力湖北由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打造新时代内陆发展‘前队’。”副市长、临空经济区党工委书记尹彬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