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即奔跑 起步就冲刺 葛店经开区铆足干劲再出发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3-02-08 语音:播放

  全媒体记者 童勰

  拨云见日花似锦,迎风逐浪更向前。

  1月31日,葛店经开区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会议总结成绩、表彰先进,动员全区上下以开局即奔跑、起步就冲刺的姿态,狠抓既定目标任务的落地落实,实现首季“开门红”,确保全年“满堂彩”。

  2022年,葛店经开区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和疫情持续反复等因素,主动作为,克难攻坚,勇于担当,全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进中提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武鄂同城化发展“桥头堡”、光谷科创大走廊重要创新“策源地”建设成势见效。

  数据显示,经开区2022年国民生产总值337亿元,同比增长7.1%;规上工业产值851亿元,同比增长24.7%;规上工业增加值233亿元,同比增长13.4%;固定资产投资231亿元,同比增长14%;财政收入21.2亿元,税收收入20.6亿元,全社会用电量2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6%。在2022年全市项目拉练中,蝉联3次全市第1名。

  在商务部最新发布的2022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核排名中,葛店经开区在全国217家经开区中名列38名,中部8省68家经开区排名第8位、湖北省9家经开区排名第2位。

  2022发展成就亮眼

  聚焦稳增长强支撑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项目支撑更加有力。全年新增进规企业21家,累计入库项目45个,累计完成投资106亿元。

  招商引资成效凸显。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2个,总投资322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5个,总投资54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29913万美元,同比增长34.8%;实际利用外资6164万美元,同比增长35%。

  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以三安光电、容百锂电、虹润高科等企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特别是容百锂电项目年产值突破210亿元,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全球第一。葛店中部电商示范基地入选全国10家国家电商示范基地综合评价成绩突出单位,成为全省唯一上榜的电商示范基地。葛店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入选湖北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立线上“亲清在线”+线下 “政企恳谈会”沟通机制,尽心竭力助企纾困。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全区事项网办比例100%,所有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257户,同比增长58%。入选2022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名单。

  聚焦激活力强动力 创新高地加速崛起

  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50亿元,同比增长17.2%;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增幅18.6%;高新技术企业申报3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62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个亿;开发(备案)省级及以上新产品160项。

  创新平台活力迸发。全年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11家。光谷联合科技城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国家级孵化载体零的突破。

  科创园区加速建设。全力培育东湖高新智慧城、葛店双创谷产业园创建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推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聚焦同城化一体化 武鄂同城加速推进

  道路联通加速推进。积极对接东湖高新区,完成与武汉相连的人民西路、高新五路、武东大道等道路葛店境内“硬联通”工程。支持华容公共交通网络建设,205路公交、206路公交与地铁11号线葛店南站无缝对接。

  产业同链深度融合。精准对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做强做大葛店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积极对标光谷生物城,共同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以华工科技、千瑞达为代表的智能制造重大产业项目同时布局光谷和葛店,带动一大批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葛店。

  民生同保加速共享。省幼师、武职、长职等高职院校入驻葛店经开区,新增在校学生约1.5万人;武鄂两地社保卡均可实现直接结算。

  聚焦补短板强功能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图书馆、鄂州市烈士纪念园项目主体工程、葛店新城小学及幼儿园、葛店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体结构相继完工。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擦亮小城镇“民心工程”建设,完成东街市场改造、葛店高中休闲广场等项目建设。

  基础设施提质升级。葛店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地下部分施工基本完成;大健康产业园、光电信息产业园配套市政工程完工。湖滨大道及高新大道改造完成并已通车。

  聚焦抓环保强修复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污染防治成效显著。PM10、PM2.5平均浓度及秸秆禁烧工作均居全市第一,环境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在全市率先完成42个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

  环保督察整改销号。10个“关改搬转”项目已整改完成6家,正在按时序推进4家。葛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建设滞后等任务销号,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到7万吨/天。

  生态修复加速推进。完成400亩长江沿岸造林绿化补植、补种。沐鹅湖生态环境治理及景观提升工程完工,形成覆盖葛店全域的秀海湖、车湾湖、沐鹅湖、紫菱湖等生态公园。

  聚焦强保障促提升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500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新增扩面2000人。全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发放社会救助资金共计952万元。

  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新建公办幼儿园2所、普惠园3所,公办园学位数占比达到52%。持续推进“万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项目,创建老年友善医院。建成覆盖34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平台,全区现有文化广场45个。

  2023葛店这样干

  主要目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370亿元,同比增长10%;规上工业总产值976亿元,同比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263亿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270亿元,同比增长17.5%;限上社零额156亿元,同比增长10%。

  2023年着重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深入推进“村改社区”工作,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打造“网络+网格”基层社会治理升级版。深入推进“共同缔造”试点工作和村级议事协商试点工作,打造基层治理葛店样板。健全“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警务新机制,提升平安建设综合实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成区级矛调中心,健全多元化解纠纷机制。

  强化产业支撑。探索推进“链主制”,深挖龙头企业资源优势,重点跟踪本土企业再投资项目。聚焦主导产业进一步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加快47个续建项目建设。加快优质企业上市节奏。衔接花湖机场建设电子商务转运仓,将葛店经开区纳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推进唯品会建立跨境电商业务。提升重点企业出口质量、扩大现有企业出口存量。持续推进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围绕政务服务“提速”、市场环境“提质”和要素保障“提效”,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改革。

  深度融入科创走廊。充分发挥毗邻武汉科技创新中心资源优势,与东湖高新区加强合作,深度融入以东湖科学城为中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全力对接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成果转化基地、工研院等项目在区内落地,加速双创谷、中电光谷加速器、东湖高新智慧城等创新孵化平台建设,做好高端创新创业平台的搭建,打造国字号高水平创新平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工程”,建立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

  推进武鄂同城化发展。加快推进高新大道西段拓宽、短咀里湖桥拓宽、武东大道建设等“硬联通”道路建设。加密跨市公共交通频次,方便群众出行。推进连接武汉新城轨道交通、道路规划建设,织密连接武汉的交通网络。积极对接东湖高新区和葛店的现有企业,完善高端显示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与光谷生物城协商共建共营大健康产业园,推进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

  推动产城融合。开展“重大项目高质量建设年”活动,启动200亿元城市建设项目。实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16个,续建20条市政道路。加快推进葛店综合交通枢纽、大健康产业园公服设施等重要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启动智慧停车场、智慧葛店等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鄂州市烈士纪念园建成开放,推动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图书馆尽快投入运营,启动档案馆、矛调中心等民生补短板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华润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促进住宅小区物业全覆盖;整治老旧小区、还建社区“脏乱差”。

  推进绿色发展。加快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主要道路景观配套提升工程、城市进出口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一批项目建设,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扬尘治理攻坚战;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沐鹅湖、武城湖水质改善专项行动;探索建设垃圾分类试点。

  增进民生福祉。加强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的动态管理,推进葛店福利院改造,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800人,城镇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550人。建设智慧防返贫监测预警系统;加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武城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投入运营,完成葛店卫生院改建工作。全力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卫体系建设“葛店样板”。推进葛店一小、葛店二小改造、扩建,启动葛店第二初级中学、实验中学建设,推动葛店新城小学、新城社区幼儿园、邓平社区幼儿园、中海锦城幼儿园、光谷新都幼儿园在今年秋季开学,加快推进葛店南部小学建设,完成葛店实验小学省级教联体试点,稳步推进“区管校聘”改革全覆盖,切实回应葛店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