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金点子”共建新家园——看沼山镇4个村如何探索共同缔造新路径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2-11-09 语音:播放

  编者按

  青山含黛,万物并秀。秋冬时节,走进梁子湖区沼山镇的乡间沃野,目之所及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王铺村喻家湾、下柯村万古湾、楠竹村金家湾、丛林村西海湾一步一景,移步易景,村民热火朝天修广场、拆围院、栽绿植……一幅幅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沼山镇徐徐铺陈开来。

  今年以来,梁子湖区沼山镇聚焦群众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着眼于村湾环境和群众的生活起居,以小切口、小项目为抓手,深入践行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五共”理念,聚民智、纳群言、汇民力,发动群众共同缔造更美好的人居环境,努力书写共同缔造的沼山答卷。

  王铺村携手共建幸福喻家湾

  10月31日,走进沼山镇王铺村喻家湾,新建的进湾外墙、正在加紧完善的雨污分流管网等让人眼前一亮。

  谁曾想,这里曾是王铺村的一块“心病”:地面坑洼、污水横流、雨天积水严重、休闲空间缺乏……

  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怎么解决?湾组环境怎样搞?建好之后谁来维护管理?在共同缔造活动中,区、镇、村及相关部门密集走访群众,多轮召开村民大会,与群众围坐一起,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听取村民意见。

  “湾子是我家,搞好靠大家。”通过多轮的意见征集会,全湾村民形成一致意见:问题自己找,点子自己想,措施自己拿,建设齐参与,维护共出力。

  以前,一下大雨,雨水漫灌,携带着村民的生活污水,冲得湾子到处都是,污染环境,气味还难闻。喻家湾50多户村民,迫切希望改变这一现状。

  王铺村共同缔造工作小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为喻家湾的村民铺设雨污分流管网,让污水集中通过管网流到收集池,实现雨污分流。

  管网建设启动后,让大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在喻家湾理事会的带动下,全湾54户村民全部参与管网建设,不拿一分钱酬劳,几位做过泥瓦匠、木工的村民领头,把大家都组建起来成立施工队,每天轮流出工。村里16个建筑工程老板不仅参与工程建设,还主动出工程车辆。

  出工出力不要报酬,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王铺村共同缔造的生动实践中,成为普遍现象。

  上周,管网建设工程到了最后收尾阶段,喻真心、喻文进、喻真红等10余位村民又主动加固铺设管网的路面。“自己的家园自己建,没有工钱也值得。”和喻真心一样,既是共同缔造参与者,更是建设者的村民越来越多。

  人心齐,泰山移,群众参与的力量无穷尽。短短时间,喻家湾拆除围院7处、乱搭乱建猪圈等小型建筑物26处,新建公厕2座。雨污分流建设已完成总工程90%,回填、平整建设街污水主管网350米,转运渣土等垃圾20车,主管网已基本铺设完成。

  “开展共同缔造,就是要通过听取群众意见,发现群众需求,汇集群众智慧,实现群众由‘你做我看’到‘携手同干’转变,让群众对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的向往通过自身的努力由理想变为现实。”王铺村党支部书记袁海波说。

  下柯村“村湾夜话”点亮“民心灯”

  “这条路太窄了,什么时候能拓宽一点,太影响出行了。”“湾子的木长廊桥都腐烂了,很不安全,能不能改造一下呢……”

  8月的一天傍晚,在沼山镇下柯村万古湾“村湾夜话”活动中,村民们逐渐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着湾组建设、村庄发展交流讨论,在闲话家常的轻松氛围中畅聊湾组未来。

  “面对面、心贴心,既为我们宣讲共同缔造理念,又为我们办实事,我们心里很暖和!”老党员万召盛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在农村,很多村民白天在外忙活,晚上吃过晚饭喜欢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度过闲暇时光。

  “村湾夜话”话出了群众的幸福生活。下柯村在“村湾夜话”活动中,有多位村民反映,进湾主干道的路太窄了,希望能扩宽一点。村委会“接单”后,2天时间,便将200米长,原本1米多宽的道路拓宽到4米,方便了40多户群众的出行。

  “没想到我在‘村湾夜话’上提的问题,这么快就得到了解决。”村民万佑树高兴地说。

  为促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落实,下柯村共同缔造工作小组成员对“村湾夜话”提出了“收集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的闭环工作流程,并建立了问题清单、责任清单等,发挥驻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合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万古湾内有一条木制休闲长廊桥,平日供村民们休闲娱乐。由于风吹日晒,缺乏维护,木头腐烂严重,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在“村湾夜话”活动中,村民们都盼着将木制结构改造为钢结构。

  建设过程中,村民们不等不靠不要,投工投劳。70岁的万召忠、68岁的万佑炎等10余户村民只要有空就到现场帮忙。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加两根柱子,涉及村民万煜华、张福新的土地,二人都无偿把地让出来。

  “村里的事就是大家的事,共同缔造就是村里的大事小事大家一起商量着办。”下柯村党支部书记柯于刚说,“下一步,下柯村将进一步通过‘村湾夜话’,让老百姓说出心里话,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的效果。”

  楠竹村“面对面”共绘“同心圆”

  这些天,沼山镇楠竹村金家湾村民金国华每天都会在湾里到处转一转,看着湾里的变化,他乐在心里,喜在脸上。

  “过去是‘干部干、群众看’,现在是群众愿意跟着干,干部群众齐心干,咱们湾的变化确实很大!”谈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金国华感慨良多。

  楠竹村经济弱、环境差,一直以来,村民生活品质并不高。头回听说“共同缔造”,身为小组长的金国华都连连摆手:“这又是空口号,形式主义,瞎折腾我们。”村民们质疑声一片。

  “这回咱们一起干,主意一起拿。”市、区、镇、村共同缔造四级工作专班坚持户户走到,将金家湾村民召集起来,“面对面”商量制定共同缔造的方案。

  “当家塘能否改造?”“湾子的循环道路太窄了,影响大家出行,能拓宽些吗?”“村里文化活动广场还可以再改造一下……”

  自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楠竹村金家湾开展“面对面”座谈会10余次,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制定了《沼山镇楠竹村金家湾共同缔造建设项目明细表(草案)》,建设项目为“9+N”。其中,“9”是指进湾道路沿线及村湾环境整治、自来水管网改造、村湾绿化美化亮化、塘堰改造、村湾道路加宽刷黑、活动广场建设、生态停车场建设、生态公厕建设、村湾产业发展共计9项工程,“N”是指村湾特色展示项目。

  村民们的想法得到了具体实施,主人翁意识也逐渐增强,慢慢融入到美丽家园建设中。

  乡贤金松林牵头,选定规划设计公司制定村湾建设规划。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目前已完成村湾整体规划设计。

  金家湾全体村民投工投劳对房前屋后及公共区域杂草、杂物、杂树进行清理,目前已清除完成,空地也已平整完成;拆除乱搭乱建15处,面积约320平方米,拆除围墙150米。当下,村民们正谋划着如何将整理出的空余地块做成湾里景点。

  为满足村民对文化广场的需求,村党支部书记金泽平主动让出了500多平方米的老宅基地。在金泽平的带动下,他的堂叔金任玉、金国华、金任家都自发让出自家土地,使得项目顺利施工。

  眼下,金家湾当家塘四周墙体砌石及台阶已基本完成,塘堰四周栏杆已安装,灌水沟渠已开挖完成;湾内循环道路的路基已扩宽平整1.8公里,路基拓宽到4.5米,拓宽部分已经全部硬化完工。同时自来水管道改造、活动广场建设、生态停车场建设、村湾产业发展等项目都在稳步推进中。

  丛林村“板凳会”共谋美好西海湾

  秋风正好,秋阳不燥。

  9月6日上午,沼山镇丛林村西海湾的一处空地上,一场由市、区、镇、村和村民共同参与的“板凳会”,正在进行中。

  “今天召集大家过来,是想借助大家的智慧,共商共谋共建西海湾。”村党支部书记张文淼开门见山说道,“各位村民对西海湾有着深厚的情感,也有自己的想法。希望大家畅所欲言、献策献计,共同参与把村湾建设得更好。”

  张文淼话音刚落,大家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西海湾的环境还是很不错的,就是农家书屋没有利用起来,现在能否把书屋修缮一下?”74岁的村民张友山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对的,我们还是很想有个地方可以看看报纸、看看书,书屋修缮好后,大家可以多一处休闲场所。”张友燕紧接着说道。

  “除此之外,湾里的环境整治还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

  几张小板凳,凝聚邻里情。一场又一场热火朝天的“板凳会”,大家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谋划着西海湾共同治理之路,畅谈美好愿景。

  几轮“板凳会”下来,一一列出了村民们迫切解决西海湾的问题: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休闲广场提档升级工程、修建西海湾泵站沟渠管道、升级法治文化长廊、流转环湖绿道旁84亩荒地种植特色经济作物、修缮西海湾农家书屋等。

  为了改造西海湾环境,村民们自发成立了西海湾共同缔造志愿者服务队,张友山是其中的一员。每天,他都会和村民们一起在湾前湾后转转,哪家有矛盾的就帮忙调解,哪里有垃圾,就负责打扫清理干净。

  村里休闲广场需要提档升级,张友山不仅出谋划策,还出资2万元为广场买桌椅、安路灯。“美好环境,大家共建才快乐。”张友山说。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丛林村西海湾的环境在村民们的努力下越变越好。

  本月初,在又一次的“板凳会”上,有村民提出:“西海湾自来水管网因年久失修,每到冬天供水极不稳定,能否更换水管?”在外地工作的村民张学军通过亲戚口中得知了村湾变化及村民的诉求后,主动联系村委会,捐资2万元,用于全湾的自来水改造工程。

  当下,丛林村的共同缔造还在持续进行中,村民们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大家你出1万元、我出5千元,为建设美好西海湾共同出资出力。

  全媒体记者胡倩 特约记者李君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