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严项项 通讯员 邵朗
区级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相继投用,乡镇卫生院改扩焕新,村卫生室提档升级,市区联动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不断推进,多批次大学生村医扎根乡土……一幅亮丽的卫生健康场景图,正在我市乡村振兴的画布上熠熠生辉。
乡村要振兴,医药要先行。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相关文件精神,抓重点、补短板、强机制、促协作,加快区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推动建设更加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让农村群众拥有更多健康获得感。
强体系,筑牢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区、乡、村三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临空经济区等区级人民医院(区级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陆续投入使用,葛店经开区区级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正在加紧建设。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面貌极大改善。临空经济区沙窝、新庙、燕矶、杨叶4家乡镇卫生院均完成整体搬迁并投入运行,梁子湖区公友、东沟2家卫生院完成整体改建。村级卫生室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全面启动,鄂城区新建、改扩建村卫生室22个,梁子湖区利用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新建村卫生室11个。全市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324个,基本实现各乡镇(街道)至少设置1所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级(社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区级医共体建设全面推进。建立以区级人民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区域医共体,全市共组建7个区级医共体,覆盖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葛店经开区、临空经济区。
优服务,提升乡村医疗卫生质效
通过市中心医院托管华容区人民医院、鄂城区人民医院,推动区级医院按照二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标准进行建设。支持市级公立医院以重点专科、优势专科、特色专科为纽带,采取多种形式建设专业医疗质控中心及专科联盟、医疗联合体等,组织市级医院专家团队深入基层,开展学科共建。为乡镇卫生院配备23台基层移动医疗卫生服务车,每个村卫生室均配置了智能服务包。大力开展远程诊疗服务,建成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的区域影像中心、区域远程会诊中心。今年以来,市卫健委组织开展PDCA管理工具应用大赛,梁子湖区举办首届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练兵竞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质效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市有2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创建省级特色科室(包含正在创建)4家、市级特色科室5家,打造基层名医工作室6个,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50余项。
重防治,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全市组建174个家庭医生团队,1600余名医务人员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每年签约20万人次,并以5%左右的年增长率扩大签约服务覆盖面。截至目前,累计建立全市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10万份,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健康管理要求,每年为慢病患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4次随访、1次健康体检和1次健康评估,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服务。落实“323”攻坚行动要求,广泛开展慢病筛查、防治和健康教育。同时,统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保、残联、计生等专项资金,满足残疾、慢病、计生优抚等重点签约对象的健康服务需求。
抓队伍,强化乡村医疗人才保障
自2016年以来,累计招录422名专科学历大学生村医(其中236名村卫生室全科医生、88名社区全科医生、98名基层中医药人才),已有233名定向委培医学生完成学业,目前全市村卫生室在岗大学生村医达252人,基本达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目标。依托国家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临床适宜技术、适用技能培训,每年遴选约50名基层医疗骨干人员、全科医生、乡村医生赴省级医院进修培训。将梁子湖区作为乡镇卫生院编制实名制工作试点,稳妥推进乡镇卫生院人员实名制工作。切实保障村医待遇,提升村医定额补助标准,给予在岗乡村医生养老保险缴费补贴。集中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医疗资源,通过远程视频带教系统,开展基层医务人员远程培训70多次,带教逾3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