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吴晓茹 特约记者陈庆跃
一场阵雨过后,华容城区交通路“华容庄稼医院”门前挤满了人,有的手里拿着菜苗咨询,有的用笔在“庄稼医院种植技术民情簿”上写着,还有的挤到“每月咨询台”前面对面提问。
“雨水多的时候,芝麻怎样管理?”村民姜新明问道。
“雨后要及时疏通地块围沟、厢沟,确保无明水、隔夜能降渍,以利于芝麻快速恢复生长……”他用黑板给村民们画出《清沟图》,边画边说。
“8月份西红柿怎样防病?”家住韩畈村的蔬菜种植专业户抢着问。
“一是在大棚放风口处设置防虫网,防止害虫潜入;二是使用黄色粘虫板诱杀粉虱等害虫,并及时用生物药;三是定期喷施抗病毒的药剂,如香菇多糖等药剂,以切断病毒的复制。”说着,他举起一株挂满果实的“样品”西红柿大声宣讲。他就是华容区蒲团乡80后“新农人”周文兵。
近些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大批年轻人回到农村,为传统农业的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周文兵便是其中一员。
刻在骨子里的种地基因
2015年6月,大学毕业的周文兵受湖北省农民劳动模范、全国供销社“十佳合作社”创办人周兰华的耳濡目染,爱上了绿色农业种植。
他跟着父亲、科技团队深入田头地边学习农科知识,走村串户开展农资上门服务回访活动,每到一处,听到村民称赞“兰华放心农资”,心里充满了自豪。“我与你父亲在送‘放心农资’上门中打了三十多年的交道,那真是‘一点雨一点湿’。我能成为市区的种植大户,你父亲的 ‘放心农资’是我的 ‘加油站’。”听到种植大户廖金炉的一番话,周文兵这个“80后”更坚定了当一名“新农人”的信心。
在乡间田野,周文兵时常与父亲讨论起合作社的创新发展路径。他清晰地意识到,时代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工作模式生产效率低,如果原地踏步是无法走出经营困境的。“我爸可能觉得年轻人会有更好的想法,再加上我在技术方面能够帮助到家里,所以他们也就同意了我回家种地的想法。”
于是,在市区供销社的大力扶持下,已经跟着父亲经历多年历练的周文兵接过了父辈“农人”的接力棒,创办了湖北捌零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我觉得种田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而且现在国家一直出台政策扶农,农业发展的前景很广阔。”自幼跟随大人在田间劳作,父辈们辛勤劳碌的身影是童年最深的记忆,也让他比同龄人对粮食有更深的理解。
为了便于管理,周文兵的公司成立了服务部、作业部、技术部、保障部,每个部门职责明确,各司其职,主要为鄂州市农户提供“耕、种、防、收”全程托管服务,还成立了作业大队、无人机飞防队及5个乡镇作业队,实行以队为考核单位,分季节进行服务面积、服务种类、服务质量评定与报酬挂钩,走出了一条农机作业由单一的耕作到多元全程,从种到收全方位立体式一条龙服务的新路子。
从会种田到“慧”种田
“现在国家都倡导绿色种植、智慧种田,我要发扬父辈艰苦创业精神,做个新型农人。”周文兵说。
和传统耕作相比,科技种田效率更高、效益更好,更有甜头、更有奔头,所以他立志要做懂技术、懂市场的新型农民。为此,他不仅拜周边老农人为师,面对面“取经”,还主动对接市里、区里、镇里的农业科技员,线上咨询、线下请教,整地、育苗、除草、防虫……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去琢磨、去实验,并积极参加现代农业知识培训,提升技能。
据悉,周文兵的公司对水稻、油菜等粮油作物生产实行一条龙机械服务,实现农机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田间作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服务效益和经济效益。
每年的油菜和水稻统防统治季节,周文兵带领志愿服务队奔忙在一线,为全市10多万亩农作物撑起了统防统治“一片天”。为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做好秸秆综合利用,他坚持从源头着手,先后投入资金200多万元,购买秸秆打捆机6台,秸秆粉碎还田机5台,建立秸秆饲料加工存放库一栋,每年收储稻草3000多吨,秸秆用作食用菌生产、用作牛羊饲料,秸秆粉碎还田用作肥料,每年粉碎还田面积达20000多亩。公司开展秸秆粉碎还田及收储综合利用,从源头上实现秸秆 “以用促禁(烧)”,实现秸秆 “基料化”“饲料化”“肥料化”,不仅有效治理了秸秆焚烧问题,也带动了本地循环生态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互利双赢。
如今,公司的农业经营新主体越来越多,它们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新生力量,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供“加速度”。
2023年,湖北捌零后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服务主体与张湾村36户农户合作试点推进“土肥水药”技术,试点种植芝麻1000多亩,通过“农资+服务”“科技+服务”等方式,突破农业现代化科技瓶颈,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公司技术部组成专业组,向试点项目农户传授水肥使用技术。
“我按照周文兵专家说的对照试验要求,认真做了水肥与普通施肥试验,土地有明显区别,实施芝麻托管走上‘油路子’,过上‘油日子’。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节约了水肥药,保护和涵养了耕地的同时,打通了社会化服务 ‘最后一公里’难题,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到实处,实现农业节本、提质、增效,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张湾村党支部书记张小安告诉记者。
如同一颗种子,周文兵埋头扎根于田野间,在华容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未来,周文兵表示将秉持初心,加强学习,科学有序推进当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