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民宿+”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依托生态禀赋融合多元业态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5-04-29 语音:播放

  全媒体记者 吴晓茹

  民宿不仅是旅居空间,更是城乡资源互通的纽带。近年来,华容区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以“民宿+”模式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民宿集群,满足生态旅游、康养度假等多元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生态民宿:绘就“田园牧歌”的诗意画卷

  踏入沐浴在春日暖阳中的兴达农庄,仿佛置身于一幅灵动的田园诗画。乔木林荫如盖,山水相映成趣,微风轻拂,云朵悠然,处处弥漫着闲适的气息。兴达农庄坐落于华容区段店镇上湖村三组,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巧妙融合了立体种植养殖、休闲观光、农家乐与民宿等多种业态。充足的日照与充沛的水源,共同孕育出这一方令人心驰神往的世外桃源。

  在这里,四季更迭皆成诗韵。春日,油菜花海与桃林交织,形成特色景观;夏日,莲叶田田,荷花绽放,清风拂过,送来阵阵清香;秋日,硕果累累,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散发着丰收的喜悦;冬日,湖面如镜,捕鱼正当时,渔民们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渔家风情画。

  这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更有热情好客的农家主人。根据不同时节开展以“放飞心情,亲近自然”为主题的系列体验活动。做豆丝、打糍粑、水果采摘、湖边钓鱼、做农家饭、烧烤等娱乐活动。农庄年均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年增收3000元。

  “我们的农庄自开业以来,凭借着这山清水秀、悠闲宁静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城里人前来采摘、团建,而且回头客络绎不绝。”兴达农庄负责人熊志敏满脸自豪地介绍道,“接下来,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采摘面积,精心策划更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力求为游客带来更加难忘的体验……”

  疗养民宿:填补旅游接待的“心灵空缺”

  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焦虑、疲惫成了许多人的日常状态。于是,一场逃离喧嚣、奔赴静谧的康养之旅,成为大家心中的向往。

  南塘民宿的创办者陈占峰,凭借心理学专业背景与多年从业经验,毅然决然地告别了首都的繁华与喧嚣,南下寻觅一片宁静之地。最终,他在僻静的华容区段店镇开启了“民宿+心理诊疗”的创新服务之旅,为游客们打造了一个心灵的栖息之所。

  在南塘民宿运营的一年多时间里,先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公益服务每周提供一次线上智慧父母课堂,每月提供一次心理健康监测服务,先后举办3期心理咨询班给正处于“深谷”的30余名青少年提供社会实践运动拓展、亲近自然的机会。

  陈占峰表示,未来将全力以赴做好特色儿童服务项目,积极支持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努力为孩子们链接更多爱心资源,用实际行动诠释一个社会组织的责任与担当,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感受到温暖与关爱。

  除了心理疗愈外,南塘民宿还巧妙融合当地民俗文化,采取“相对集中与场景分散”的设计理念,将身心疗愈、肠道微生态生命养护等“八大中心”分散于剪纸楼、土布楼、楚剧楼、潮玩星球等10栋建筑之中,让游客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体验传统民俗魅力,感受本地文化之美。

  品牌赋能:描画乡村旅游发展新蓝图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乡村民宿已连续两年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这充分彰显了乡村民宿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然而,华容区文化旅游和民宿产业目前仍较为薄弱,迫切需要强练内功,补齐短板。为此,华容区将以打造1条花香村路、1家优质民宿为目标,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游客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掘自身资源禀赋,积极打造具有华容特色的民宿产业,形成全链条多业态的民宿联盟,推动华容区民宿产业的蓬勃发展,持续擦亮“赏花容月貌、游五湖四海”文旅品牌,提升华容区文旅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华容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政策东风与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下,华容区将抢抓乡村旅游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将民宿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引擎,深化文旅融合。后续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并增强民宿招引力度,打造精致民宿、具有鲜明特色的主题民宿和文化民宿;组织开展各类特色文旅节庆活动,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