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庙镇水月村无人机“飞播”绘就智慧播耕新图景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5-06-12 语音:播放

  本网讯(全媒体记者蔡亚文)六月的新庙镇水月村,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科技感十足的景象:一架架农业无人机在低空穿梭,伴随着旋翼的嗡鸣声,一粒粒饱满的水稻种子被精准、均匀地播撒入田。这幅别样的播耕画面,正成为水月村农业生产的亮丽风景。

  在水月村近60亩的稻田上空,一架大疆T70农业无人机正按照预设航线自主飞行作业。作为新庙镇拥抱智慧农业、推动粮食生产降本增效的关键举措,无人机播种的推广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显著变化。“这可比以前省心多了!”水月村党总支书记江明智兴奋地算起了经济账,“往年雇人播种,人工费加上种子损耗,一亩地成本得七八十元,60亩地忙活下来得用上4至5天,还要担心种子播不均匀。现在用无人机播种,一亩地的成本能降到40元。”

  无人机的播种效率更是令人惊叹。水月村支部委员何志忠介绍:“这‘铁牛’起飞一次,就能播下40多公斤种子,1个小时就能轻松播完60多亩地,顶得上十几个劳力忙活好几天,以后抢抓农时再也不用发愁了。”

  “相较于传统人工播种,无人机借助北斗卫星定位导航,能够实现厘米级精度的航线规划和种子播撒。这不仅大幅减少了重播、漏播的情况,有效节约了用种量,更能确保秧苗出苗整齐,为后续的田间管理和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市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科科长、新庙镇党委副书记詹世亮说,无人机播种的技术优势在于“天上飞”代替“地上跑”,实实在在地降低了水稻播种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如今,水月村的智慧农业实践,成为新庙镇乃至临空经济区加速农业现代化步伐、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深度融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播种、施肥到植保,智能化、精准化的作业模式日益普及。这一变革不仅切实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更吸引了众多有知识、懂技术的年轻人关注和投身现代农业,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