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好故事】诗意庄园引客来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2-08-25 语音:播放

  多彩绣球花满山笑,绚烂樱桃花满坡舞,火红山楂花满园香……地处沙窝乡保团村下林场的千秀谷庄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四季田园,四季有景。

  上周末,前来庄园打卡的游人络绎不绝。在绣球天阶处,来自武汉的游客陈女士和家人不时拍照留念,并转发朋友圈。“这里的花卉种类很多,有的还是第一次见,景色很美,值得再来。”

  2008年8月,投资人丁静流转保团村300亩林地,成立湖北千秀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千秀谷庄园)。次年,庄园南面山坡全部种上了果树。到今天,园区种有樱桃、山楂、柿子、桃子、李子、葡萄、杨梅、桑葚等10多个品种的果树,月月有花赏,季季有果摘。

  “品质是立身之本。我们非常注重果树栽培管理,努力提高水果的品质和口感。”公司经理张彩莲说,除了特色水果,园区还以每月不低于3000元的工资聘请村民按季种植时令蔬菜,“全生态且价廉,客人吃得健康!”

  清晨,音乐响起,一排排绿树下,上百只“跑山鸡”在林间自由觅食,构成一幅充满生机的田园美景。

  “每天早上7时、下午5时,音乐响起,鸡儿们闻‘乐’进食,既增加食量,又提高产蛋量。”公司总经理助理漆锐婷介绍,基地年收入1200万元,其中“跑山鸡”和鸡蛋的收入占了近一半。2018年,“跑山鸡”还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

  生态农业赋能旅游,实现二者协同发展。没有大肆宣传,每到周末,千秀谷的预约电话不断,成了省内外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庄园叫响了,村子活起来。“从一域美到全域美,从个体富到共同富,千秀谷产生了带动效应。”保团村党支部书记说,庄园整合资源,实行村企合作、村民联合模式,建立与养殖户合作机制,一对一传授养殖技术,带动200余名村民养殖“跑山鸡”,“跑”出了一条致富路。

  42岁的村民陈新章,以前靠种地、养鸡只能勉强维持生计。2017年,他和庄园合作,改变养殖模式,近两年每年收入突破5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村子越变越美,我不用出远门,就能在家门口挣钱。”困难村民刘少枝在园区打工,每月能领3000多元工资,“日子越过越舒心。”目前,园区共吸纳100多名村民就业,年付工资逾百万元。

  锯竹、洗米、配料、蒸煮……8月6日,在千秀谷庄园劳动实践基地,葛店高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做竹筒饭。千秀谷庄园作为我市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之一,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设7大模块38个项目,设有综合体验、素质拓展、农耕劳作、动物喂养、水文气象监测、创意活动制作、特色美食烹饪、标本采集等区域,让学生们亲近自然,将劳动教育植入学生心田。这个暑期,园区共接待3批高中学生来基地接受劳动实践。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张彩莲说。

  全媒体记者 戴静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