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4-03-04 语音:播放

  全媒体记者李文晋

  2月19日,春寒料峭,长港镇峒山村火炬一队村民陈涛一大早就忙活起来,去葡萄园喂鸡、到公共厕所打扫卫生……在市委政法委包保干部的帮助下,这几年他家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每星期都来我家,发现家里遇到困难,总是想办法帮忙解决。”52岁的陈涛患有肢体残疾,此前因家庭经济困难,供两个孩子上学都成问题,村里将他家评为贫困户。这些年来,雨露计划、圆梦计划、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各种扶持政策,他家应享尽享,2018年成功摘掉“贫困帽”。今年,他的小儿子即将大学毕业,目前正在市里一家设计公司实习。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市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联合村 “两委”班子、党小组长等,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严重困难户三类人员进行全面排查,重点关注有大病重病和重度残疾人员、失能老人等特殊群体,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目前,无一例返贫情况发生,去年发放各项补贴29000元。

  “去年,帮助申请农林种植业产业扶贫项目13户共111.73亩、水产产业扶贫项目2户共43.12亩,提高了脱贫户的种养殖收益,并带动5名脱贫户就业。”市委政法委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邱泉来峒山村已有半年,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为不断拓展脱贫户增收渠道,市委政法委指导该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提升行动,帮助发展虾稻、水产、湘莲等主导产业,提高脱贫户自身“造血”功能,规范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管理,完成2023年度入库项目5个,总投资220万元。与此同时,申请2024年乡村振兴项目4个,总投资170万元;组织开展4次农业农村培训,提高村民职业技能;与长江职业学院签署共建合作协议,通过校地合作为乡村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通过网格员“找人”、村“两委”“找岗”,安置公益性岗位13个,安排人社公益性岗位就业2人,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现在我每个月有2800多元的收入,生活基本不愁。今年计划将房屋地基重新做一下,儿子也快大学毕业了,生活是一年更比一年好!”对未来的日子,陈涛充满信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