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奴的“脱贫簿”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18-03-15
语音:
本网讯(记者张兮特约记者陈庆跃)“从3月1日起,长江有5个月的禁渔期,趁这段时间,我帮你在葛店开发区联系一个建筑工地的事,你愿意的话,我明天就带你到建筑工地见一下负责人。”
“我愿意呀,你为我家尽快脱贫想了一个又一个办法,真是感谢你呀。”
3月1日上午9点,温暖的阳光照在华容镇牌坊村吴家小湾,在湾东头一幢旧三间平房前,华容区政法委共产党员、干部夏志敏与村民吴金奴一边对话一边紧紧握着手。紧接着,吴金奴让妻子在“脱贫簿”上记下了这件事。
吴金奴今年43岁,12岁的儿子因耳朵失聪花去治疗费12万多元,妻子蔡引娣患有严重风湿病,每天服药,月平均药费500多元,女儿正读初三。2014年,他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7月上旬的一天,区政法委干部夏志敏接任包扶吴金奴。当晚,趁着吴金奴、蔡引娣夫妻俩打鱼上岸休息的时间,夏志敏同村、组干部一起召开“包扶夜访会”,向他们宣传新农合、附加保险、寄宿生补助等扶贫政策。针对吴金奴有打鱼的特长,夏志敏帮助他制订了2018年年底脱贫方案,建立了“脱贫簿”,并由蔡引娣负责记载,内容包括包扶干部上门走访和电话联系方式、各级干部上门慰问、扶贫政策落实和宣传、脱贫规划分步落实等。夏志敏还与吴金奴签订脱贫责任书。每逢正常江上打鱼的季节,吴金奴夫妻清晨4点钟出去,晚上10点多钟才回家,上到新洲区阳逻镇,下到鄂城,有时为了节约柴油,夫妻俩便在渔船上夜宿。夏志敏得知后,一有空就到市特殊教育学校看望吴金奴耳朵失聪,患有轻度脑瘫的儿子,到段店中学看望他们的女儿,并通过电话或上门走访的方式,及时反馈两个孩子在校情况,让夫妻俩安心在长江上打鱼。
吴金奴夫妻俩平均每年在长江打鱼160多天,家里的三间平房因地势较低,遇上连绵阴雨天周围便会积水,夏志敏同村组党员干部一起利用双休日给他家房屋清沟排水。
吴金奴的“脱贫簿”记了一页又一页,夏志敏的实事做了一件又一件,近日,夏志敏又托人给吴金奴家买了一个电饭煲,解决了他们家的“做饭难”。
“夏干部帮我们做的事真是多啊,我们每次到江上打渔,都能收到他打来的电话或发来的短信,提醒我们注意安全。他还多次向我们提供鲜鱼销售的信息,捕鱼季,我家的江鱼每天都要销到武汉,年收入3万多元,2018年脱贫我们有信心。”蔡引娣高兴地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