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湖畔掀起垃圾分类“绿色风”

村湾垃圾分类全覆盖 年回收利用率约25%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2-10-21 语音:播放

  金秋十月,走进梁子湖区各村湾,田间地头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画面随处可见,一个个垃圾分类亭与周围的房屋、道路、树木融为一体,成了一道亮丽的乡村风景线。

  2017年,梁子湖区入选全国首批百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点,5年来,该区立足实际,配套相关硬件设施,加强垃圾治理,通过创新分类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垃圾分类工作。如今,全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生活垃圾年回收利用率约25%,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新底色,为村民美好生活注入新活力。

  合力推进,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兑换一袋洗衣粉、洗衣液需15分,兑换一瓶洗洁精需15分……在沼山镇朱山东村积分兑换超市,墙上张贴着一张醒目的“积分兑换表”,详细注明积分规则,以及兑换商品所需分值。

  昨日,记者在该村积分兑换超市兑换物品登记簿上看到,今年以来,70多岁的村民张子玉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积攒了600分,兑换了不少生活日用品。“经常看到张子玉监督村民做好垃圾分类,有时还主动清洁垃圾桶周边的卫生。”该村党支部书记杨裕喜说。

  “刚开始,我觉得不进行垃圾分类对生活没什么影响,年龄大了,也不愿意花精力去学怎么分类。”后来,村干部挨家挨户宣传、号召,张子玉才开始尝试学习垃圾分类,并且越来越感兴趣,“做好垃圾分类可以保护环境,环境好了,生活更舒心、更健康。”

  为确保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有效开展,梁子湖区创新垃圾分类工作机制。将垃圾分类纳入支部主题党日,在各村(社区)探索“党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乡村文明+”“物业管理+”垃圾分类新机制,夯实垃圾分类基层基础,并建立农户垃圾分类考评机制、红黑榜制度和垃圾分拣减量登记台账制度等。同时,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利用宣传小喇叭、流动宣传车等,在各个点位、村组、巷道等巡回播放相关知识,组织党员、志愿者走街串户进行宣传。

  如今,在梁子湖区各村湾,“垃圾分分类,大家都不累”“参与垃圾分类,创造美好生活”等宣传横幅、标语随处可见,一股“垃圾分类热潮”正在兴起,“主动捡拾、习惯分类”逐渐成为村民生活新时尚。

  回收分类,建立全域收运处置体系

  “按照智能回收系统上面的图标,将纸箱、易拉罐等投放到指定垃圾箱内。每扔一次垃圾都能得积分,积攒了一定的积分还能换取相应礼品。”梧桐湖社区居民庞光明一边向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投放垃圾,一边介绍道。

  为推动农村垃圾减量,梧桐湖园区在各村(社区)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明确分类标准、细化投放环节,并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完善垃圾处置方式。其中,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可送至资源再生回收点,或电话联系回收点负责人上门回收,其他垃圾转运至垃圾处理厂处理。

  这是梁子湖区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全域收运处置体系的一个生动实践。

  2012年,该区率先在全省启动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建设工程,全面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近年来,累计投资1.9亿元,建成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设施;采取“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分级负责、市场运作、规范运行”的方式,建立“户分类集中、村统一收集、镇清运压缩、区转运处理”四级垃圾处理运行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地区垃圾全收集、全外运、全处理。创新城乡垃圾处理方式,将辖区生活垃圾全部集中外运进行焚烧综合利用,解决了恶臭、渗滤液、废渣、二恶英/呋喃四大难题,有效解决城乡生活垃圾因填埋带来的二次污染。同时,对全区7个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进行封场整治、生态恢复,确保生态安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2020年,该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

  自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以来,梁子湖区每天平均产生生活垃圾85.3吨,其中可回收物20.4吨、有害垃圾0.0006吨、厨余垃圾4.2吨、其他垃圾60.7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外运处理量减量近30%。

  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资源化利用

  瓜皮菜叶找个家,集中积肥上庄稼;有害垃圾找个家,单独收集销毁它;塑料纸盒找个家,回收加工价值大;其他垃圾找个家,收集清运把电发……有人说“垃圾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给垃圾分类,加以资源化处置,如今在梁子湖区已成为现实。

  智能回收,资源再生。在梧桐湖园区几栋充满科技感的蓝色环保屋内,一排智能投放箱格外醒目,箱体上分别写着“纸张”“一般塑料”“饮料瓶”“金属”“纺织物”等字样。居民通过“刷卡”或“刷脸”,将相应的可回收物投放到箱内后便可获得积分,用于兑换牙膏、香皂等日用品。绿色的厨余垃圾箱则放置在每栋居民楼附近,方便大家就近分类投放。

  易腐垃圾,闭环管理。易腐垃圾闭环管理,是梁子湖区3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湾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新玩法”。在农村,易腐垃圾占比较大,长距离运输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为易腐垃圾“谋出路、找路子”,成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关键点之一。34个示范村湾均组建了保洁员、分拣员、监督员“三员”队伍,易腐垃圾经易腐垃圾车收运后倒入堆肥点,通过捣碎、脱水、发酵等一系列过程,最终转化为有机肥,实现闭环管理。

  绿色兑换,捆绑经营。沼山镇朱山东村杨壹凰湾是全市闻名的苗木花卉种植之乡,在垃圾分类方面实施“绿色货币”制度,通过与杨梅花卉合作社签订协议,制定“绿色生活清单”。参与垃圾分类可兑换“绿币”2元,易腐垃圾送入堆肥点兑换“绿币”3元……根据周、月、季、年“绿币”总数,合作社采取“优先兑换绿植、优先推销绿植、优先评比示范户、优先入股合作社”等方式予以鼓励。

  店收企运,资源回收。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群众家中可回收物的产生量日益增多。梁子湖区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利用村级代销店分类回收、分类收运,既为可回收物找到归宿,也给村民带来了经济回报。该区全力做好资金保障,目前已在全区设立了87个回收服务点,日可回收垃圾15吨,涵盖87个村和660多个湾组(社区),惠及15万多村民。

  据了解,2018年至2021年,该区生活垃圾外运量分别为16883吨、19621吨、22153吨、21242吨;2021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和就地处理量达7075吨,年回收利用率约25%。

  强化保障,建立运行维护长效机制

  近年来,梁子湖区通过不断探索,建立了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通过规范管理,破解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的问题。

  统筹各级投入,强化资金保障。采取“政府投、项目统、名人捐、群众筹、考评奖”等办法,为全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提供资金保障,每年向各村及时拨付村级社会管理补助资金10万元,各镇将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农村垃圾清运处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广泛筹措社会资金。动员企业、社会有识之士、成功人士和返乡农民工大力支持“清洁乡村”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将项目资金、配套资金、捐助资金、支持资金进行有效整合,集中力量办事。据了解,该区年均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各项资金达1905万元,其中清洁乡村费用870万元、生活垃圾分类费用435万元、垃圾转运费用130万元、垃圾清运费用150万元、压缩中转站日常维护费用60万元、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费用260万元。

  建立多维度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区对镇、镇对村(保洁公司)、村对组的督查考核机制,设立120万元专项资金,各乡镇缴纳20万元保证金,每月抽查2-3个村,按照考核奖惩办法进行考评,对优秀村进行奖励,对不合格村进行惩罚,奖惩分明,年终一次性兑现。将乡镇、集镇“周周洁”活动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同奖同罚制度,确保环境干净整洁。各乡镇对所辖村进行一月一考核、评比排名,现场兑奖;各村对保洁员进行一周一考核,严格落实奖惩。通过加强领导、检查考核、奖惩兑现等工作机制的建立和落实,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运行管理体系,村民对生活垃圾治理满意率达98%以上,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保护梁子湖一湖清水作出了积极贡献。

  “垃圾分类关系到群众生活环境,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梁子湖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大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的投入,巩固全区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助力打造生态梁子湖。

  全媒体记者 盛鑫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