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戢思婷 张娟 熊蔚 周仪
为全力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活,5月24日,鄂州市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拉开帷幕。
此次活动打破传统宣传方式,创新采取“科普+科技+创意+趣味”四维模式,在凤凰街道文汇社区吴都阳光小区、锦绣花园小区,古楼街道北门社区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西山街道石山社区观澜花园小区同步设立分会场,以“多点联动、全民参与”的形式,通过沉浸式体验,全方位展示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果,掀起全民践行低碳生活的新热潮。
智能设备+入户宣传,共筑环保新生活
在凤凰街道文汇社区吴都阳光小区,智能分类设备成为广大居民瞩目的焦点,该设备具有自动称重、AI识别纠错、积分兑换等功能。
“只需简单扫码,投放口就会自动打开。”志愿者一边介绍,一边引导居民将废旧纸箱投入投放口,智能分类设备立即显示出物品重量,并提示可回收金额。
活动中,志愿者还化身“环保导师”,携带分类垃圾桶和可降解垃圾袋,敲开了一户户居民的家门。
“张阿姨,这是给您准备的厨余垃圾桶和可回收垃圾袋,以后分类投放就更方便了。”志愿者一边发放物资,一边讲解“两袋”对“两桶”的分类要点,并针对居民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
“两桶”为小区绿色厨余垃圾桶和黑色垃圾桶。“两袋”为居民在家中设置绿色垃圾袋装厨余垃圾,对应投放到小区绿色垃圾桶内;设置黑色垃圾袋装其他垃圾,对应投放到小区黑色垃圾桶内。
旧物焕新颜,环保理念“种”心田
废旧轮胎化身桌椅,废旧木板变成秋千,在西山街道石山社区观澜花园小区,休闲广场上满是废旧物品改造的公共设施,小朋友们快乐玩耍,现场欢笑声不断。
“能卖钱的蓝桶桶,易腐烂的绿桶桶,有毒有害红桶桶,其他垃圾进灰桶。”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垃圾投递游戏火热开场。孩子们积极参与,全神贯注,精准辨别并投递垃圾。
小区里,废旧物品成为快乐源泉。居民们发挥创意,将旧衣物变成购物袋、抱枕,废旧纸板变成象棋、五子棋,塑料瓶摇身一变成了精美的手工艺品。
趣味竞技赛,全民参与“动”起来
在凤凰街道文汇社区锦绣花园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趣味游戏吸引众多居民参与。
“垃圾投篮赛”点燃全场,5位居民轮番将标注不同垃圾名称的篮球投入四色分类垃圾桶内,“知识套圈”有趣又涨知识、“对号入座”上演速度对决,通过游戏化传播,让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真正“投”进心坎、“套”住习惯、“分”出文明。
“游戏不仅富有趣味性,还让大家对垃圾分类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平时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树立‘让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的理念。”居民张立新激动地说。
科普入人心,分类知识“活”起来
作为全市首家被住建部授予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科普教育基地”,在此次活动中,古楼街道北门社区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再次成为居民践行环保理念的热门场所。
在互动体验区,家长带领孩子,通过大屏幕手势感应游戏模拟分类投放,塑料瓶、果核等虚拟垃圾被精准投入到对应的垃圾桶内,科技感十足的体验让参与者直呼“有趣又直观”。
手工制作区陈列着用废旧物品改造的工艺品,如易拉罐雕塑、旧布料拼贴画等,吸引居民驻足学习“变废为宝”的创意技巧。
在“问答专场”,居民争相比拼垃圾分类知识。10岁的乐乐回答完问题后兴奋地说:“我现在能分清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了,回家后我要教给爷爷奶奶。”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积分兑换环节。“居民都有积分卡,刷卡后,分类投放垃圾可获得积分兑换香皂、毛巾等日用品,既支持环保,又能补贴家用,一举两得。”该社区工作人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