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别开生面的集中学习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3-10-25 语音:播放

  全媒体记者 黎俊荣

  “电话问题看似小事,实则是工作作风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10月19日,在鄂城区人民法院七楼执行指挥中心,一次别开生面的集中学习会在进行。这是鄂城区人民法院开展的主题教育第十次集中学习。

  (一)

  “每一个人民法庭就是一个小型的战斗堡垒,每一名党员就是堡垒的一面旗帜,我们要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审判一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会上,第三支部书记李健结合主题教育,交流分享了如何 “突出审判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审判”的好点子、好做法、好经验,让学习人员受益匪浅。

  “这起纠纷衍生为诉讼案件,根源在于当事双方发生意见分歧时未能及时解决。”党员代表刘义波结合典型案例,谈心得体会,谈工作中的不足,并就如何丰富诉源治理手段、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进行了认真思考,引发了大家共鸣。

  “我与群众沟通和交流的办法不多,能力不够,因而有畏难情绪,怕跟群众打交道。”党员周子怡认真反思自己在群众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对照主题教育要求明确了今后努力方向。她说:“我定会用真心想着群众,用虚心请教群众,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不仅感受到司法力度,更感受到司法温度。”

  该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国旗在集中点评时指出,党员代表立足职能,联系实际,交流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从小事、小案、小节入手,上升到理论认识、思想根源层面,对如何促进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和转变司法作风作出了很多思考,符合“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要求。

  “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效果突出,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为学习活动作出了示范和表率。”应邀参加活动的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杨尚文建议,要进一步进行自我剖析,结合本职工作,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让大家有“共情”能“共鸣”;要让更多青年干警参与进来,在主题教育中铸魂提能;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

  “不接电话这个小事小节,暴露的是拖沓庸散,伤害的是群众感情,影响的是法院形象。”学习会上,鄂城区人民法院把“办案人员无故不接电话”问题列入主题教育重点问题清单予以专项整治。

  “近段时间,我经常接到群众投诉,说办案人员不接电话,有的情绪还非常激动,由此产生的次生矛盾较多。”周国旗说,“办案人员无故不接电话”专项整治是该院党组对信访案件和当事人反映较多问题的应对举措。

  “小切口的整治和改革,小问题的着手和解决,小矛盾的处置和化解,是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与司法实践的有机结合。”该院干警代表刘海对“办案人员无故不接电话”专项整治谈了自己的认识,他说,“要将回应群众关切、接听当事人来电当做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和政治任务落到实处。如果没有及时接听电话,也要在事后进行回复,做到有电必回,有信必复。”

  “人少案多不是不接电话的借口,不能以牺牲群众的知情权和诉请权换来所谓的效率。”周国旗表示,将通过不接电话这个小切口专项整治,达到遏制信访增量、提升办案质效、转变司法作风的目的,让法官回应群众诉求变得更加主动,把践行司法为民落到实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