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严项项
今年以来,市卫健系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学铸魂、以学促干,推动各级公立医院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学科发展、数智化医疗等工作迈上新台阶,以高质量发展的实绩,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医疗资源扩容提质
眼下,在临空经济区,两大市级重点医疗卫生项目正进入收尾阶段,其中,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一期工程基本完工,规划床位1350张,预计年底投入试运营;市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全面进入室内外装修阶段,设置床位360张,计划年底竣工。在鄂州建市四十周年之际,全市公立医院奏响高质量发展新乐章,市、区、乡(镇)、村四级公立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体系正不断健全,区级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陆续投入使用,多家乡镇卫生院完成整体搬迁或改建,全市村级卫生室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全面启动,医联体、专科联盟、区级医共体广泛组建,有效推进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群众就医条件显著改善。
“现在新卫生院引进了CT,不用跑到市里了。”燕矶镇居民倪少青感慨,新卫生院比老卫生院环境设施要好得多,群众看病也方便了。
“现在办公设备都是新的,装了空调和温湿度计,对药品的保存也有好处。”在沙窝乡黄山村卫生室工作的全科医生袁申东,对于基层医疗条件改善也有同样的感受。
诊疗服务走向“数智化”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于健康服务能级提升。在市中心医院病理科,被称为“医学法官”的病理科医师,承担着为各类疾病包括肿瘤提供“终审”诊断的重任。作为我市为数不多具备这项业务资质的科室,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每年都要接收并诊断来自本院及我市其他医疗单位的病理标本超过15000例。为减少区域内病理服务对接的不便,按照市卫健委统一部署,市中心医院正加紧探索运用系统思维和数字化手段,牵头打造覆盖全市城乡的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并积极争创全省试点。
“目前,我们已经对全市医疗机构病理行业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成立了鄂州市病理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区域病理诊断中心。”市中心医院病理科主任张弘介绍,下一步,在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将加快落实专业设备,提升软件配置,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推进各级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培训与考核,打通基层机构服务通道,让城乡群众不出远门,就能享受优质、高效、便捷、专业化的病理服务。
专科建设步入“快车道”
在医疗服务走向数字化、智慧化的同时,各级公立医院加快推进重点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今年,武汉同济医院肿瘤中心与市中心医院签订肿瘤专科医联体共建协议,在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教学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市中医医院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建立骨科专科联盟;中医“国字号”——内伤伏气致病学术流派,加快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二级工作站落户随州、十堰郧西等地。全市公立医院专科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4个、重点学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6个。
深学争优,实干争效。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全市卫健系统还将继续扎实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工作,锚定重点工作目标,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成效,转化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努力书写人民满意的健康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