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作为今年全国首个获海关总署批复的保税物流中心,已正式封关运营。经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复,鄂州花湖机场更名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进一步融入“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出海口”。作为湖北省“头号工程”,自机场开工建设以来,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投放资金212.24亿元,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从“飞起来”到“强起来”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聚势而起
2017年7月,机场核心区征迁工作全面启动。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作为、先行先试,更新融资理念,探索增信机制,营造宽松环境,健全容错机制,确保机场建设初期资金不断档,力保金融机构风险可控。
“当时大量农民排队等着搬迁,安置房作为先期工程必须尽快落实。为了让农民‘搬得出,稳得住,有房住’,我们督促农发行鄂州市分行认真落实安置房政策。”鄂州金融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农发行鄂州市分行自2016年起,先后为燕矶二期、英山、航空都市区安置房项目提供贷款51.35亿元,为市政府仅用8个月就完成机场核心区及配套工程范围2万多人的征迁任务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移民搬迁完成后,为了保证项目进度,鄂州金融监管分局一方面引导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提站位、顾大局;另一方面在政府和机构之间积极协调、疏通堵点,推动启动资金尽快落地。2018年1月17日,中国银行鄂州分行向机场发放第一笔信贷资金5亿元。同年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同意新建鄂州民用机场。
顺势而强
鄂州金融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仅有2家银行机构参与机场项目,之后逐年递增,从政策性银行到国有大行再到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截至2022年,全市80%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参与了机场项目。
为推进机场净空区碍航山体降高工程,农发行鄂州市分行审批2笔共计17亿元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贷款,助力花湖机场啃下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为了贯通鄂黄两岸,该行为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信3.46亿元,用于燕矶长江大桥及连接线建设。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产业园也是机场项目的重中之重。“用机场拉动城市发展”,基于这一定位,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产业升级加大信贷资源倾斜力度。2021年,中行鄂州分行为鄂州市临空产业孵化基地项目投放2亿元中长期固定贷款,农行鄂州市分行为鄂州中交顺丰空港产业园PPP项目建设授信13亿元。与此同时,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拓展服务半径,2021年8月,中信银行鄂州支行为鄂州临空集团有限公司本部资产收购项目授信3.6亿元,并提供投资与资产管理等服务。
2022年7月17日,花湖机场正式建成投运,开创了多项全国之最,跑出了机场建设加速度,而持续精准的信贷支持,也为其提供了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保障。
乘势而上
当前,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将鄂州花湖国际机场项目融资与金融“五篇大文章”有机结合、融合推进,书写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鄂州答卷”。
2022年,农发行鄂州市分行致力“绿色信贷”,审批发放4亿元贷款助力杨叶镇修复耕地。同年,建设银行鄂州分行向航空都市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投放1.09亿元,为后期生态修复贡献金融力量。今年4月,工商银行鄂州分行主动服务“数化鄂州”行动,在花湖机场布放湖北省首台、全国第2台外币兑换机,可同时满足20余种外币现钞兑换,切实打通了机场数字支付服务堵点。今年“普惠金融推进月”期间,邮储银行鄂州市分行为临空经济区人才普惠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投放贷款0.8亿元,将机场人才安置工作融入普惠金融发展、新市民服务。
“我们将进一步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与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同向发力,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支撑湖北内陆‘空中出海口’高质量发展,赋能中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鄂州金融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全媒体记者 金建强 通讯员 胡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