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鄂南组建的最早抗日武装 梁湖抗日游击大队艰苦斗争抗日寇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1-04-27 语音:播放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中共武昌区委在鄂城涂家垴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1月中旬,“梁湖抗日游击大队”在白云寺成立,王水任大队长,王 甦任第一副大队长兼一中队队长,潘斌任第二副大队长兼二中队队长,况公仆任第三副大队长兼三中队队长,鲁斗南为参谋兼军需主任。

  梁湖抗日游击大队是党领导下组建的鄂南第一支初具规模的地方抗日武装。梁湖大队公开成立后,张贴布告,明确宣布建队宗旨:抗击日寇、铲除汉奸、维护农商、保境安民。在梁子湖畔影响极大。当地群众自发组织的自卫队,先后加入梁湖抗日游击大队,队伍发展到200余人。大队部和一中队驻白云寺、二中队驻梁子岛、三中队驻涂家垴,分别在北咀、南咀、徐桥、倪家庄、保福祠等地设立 瞭望哨。

  梁湖大队先后在涂家垴镇、梁子镇等地歼灭了几股抢劫民财、扰乱治安的土匪,深得人心。12月底,二中队收到情报,得知大冶保安据点的日军出动3艘橡皮艇到南咀一带抢劫。潘斌立即率二中队乘船追击,在南咀附近与返航敌艇相遇。潘斌指挥战士们与敌人展开激战,打坏敌艇一艘,击伤敌寇4人。鬼子惊慌失措,落荒而逃。梁湖抗日游击大队首次与日军对阵,旗开得胜,士气大振。

  梁子湖周边的金牛、保安、山坡是日军在鄂南较大的据点,因此,湖泗公路成为日军重要交通运输线。为了狠狠打击敌人,梁湖大队多次在这里伏击敌人运输车辆,打坏汽车多辆,毙伤日军6人,迫使日军调大批兵力武装押运,甚至好长时间不敢从湖泗公路运输军用物资。

  1939年5月初,金牛据点日伪军约200人到涂家垴镇掳掠。梁湖大队决定抓住战机,狠狠打击敌人。代大队长王甦 指挥3个中队设伏于离涂家垴镇10里左右的徐桥。一中队、三中队埋伏在徐桥附近的4个小山包上,每个山头布置1挺机枪,组成两个交叉火力网。二中队负责堵敌退路。下午4时许,满载而归的日伪军摇摇摆摆来到徐桥,王甦一声令下,游击队同时开火,日伪军措手不及,匆忙开枪还击。两军激战1个多小时,毙伤日伪军80多人、缴枪50余支,金牛维持会会长柯有吉落水溺毙。日伪军惊魂落魄,不敢恋战,大败而逃。在这次战斗中,梁湖大队仅有几名战士受伤、3名战士牺牲。日伪军遭此打击,十分恼怒。次日,日伪军组织大队人马来到徐桥欲施报复,然而却不敢过桥,架起钢炮对四周山头狂轰滥炸一阵,悻悻离去。此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群众的抗日斗志,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为建立鄂南敌后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梁湖大队再接再厉,不久,三中队在保福祠击毙日军7人、伤1人,夺枪8支,迫使日军放弃在这里建立据点的计划。

  为了加强对梁湖抗日游击大队的领导,中共鄂南特委书记何功伟多次到涂家垴指导工作,派中心县委军事部长王铁刚、江萍(女)等同志到梁湖大队任副大队长和政训员,部队发展到500余人。1939年6月,国民党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中共湘鄂赣特委遭破坏,中共鄂南中心县委与上级失去联系,中心县委机关移驻涂家垴。9月,国民党调兵遣将围攻梁湖抗日游击大队,梁湖大队被迫解散,大队长王水被捕。

  记者李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