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峥嵘岁月 见证历史荣光——鄂城全境解放历程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1-06-05 语音:播放

  1949年4月20日,国共和谈破裂。不日,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发起渡江战役,一举突破长江防线。第四野战军奉命向长江中游挺进,在湖北武汉至江西九江之间渡江,解放江南,策应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

  当时,鄂城地区活跃着2支地下党组织,一支是受中共黄冈县委派遣以王志坚为首的工作组,主要在武鄂沿江一带活动;一支是隶属中共江汉区二地委城市工作部的武鄂地下工作团,以郭俊、胡吉祥为首,主要在武黄公路两侧活动。2支地下党组织为做好迎接大军渡江的准备工作,在胡家大湾秘密召开联席会,讨论研究统一行动、互相配合、协调作战等问题。他们深入发动群众,将封沉内湖的船只秘密打捞上来,转移他处隐藏,以备大军渡江时起用,将船民组织起来,并动员一批青壮年劳力,组成支前民工大队,准备大军渡江后帮助部队运送粮草、辎重,随军南下。

  5月11日,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四十军一二○师、一五三师和四十三军逼近长江北岸的团风至田家镇一线。王志坚奉命过江汇报鄂城的敌情及地下工作情况。中共黄冈县委指示,以13日晚江北举火为号:一堆火为当晚行动,两堆火为第二天行动……江南举火则表示该地已被我方控制,并派一支突击队秘密过江,配合鄂城地下党行动。

  王志坚接受任务后立即返回江南,传达上级指示,重新部署工作,派吕春华过江为突击队当向导。当夜,孙国久率突击队分乘3只木船暗渡长江,在肖叶村附近登陆,准备夺取赵家矶碉堡,占领滩头阵地。王志坚与鄂城中心联络站站长方针立即安排突击队,分散在江边的村庄隐蔽。

  渡江指挥部根据敌情和渡江准备工作情况,决定5月14日晚在鄂城江段分四路强渡长江,于是13日晚在刘集附近燃起两堆大火,由于江面雾大,江南瞭 望哨误将两堆火看成一堆火,因此,王志坚、孙国久立即指挥突击队与地下工作人员,按计划展开行动:拿下赵家矶碉堡,控制渡口。

  突击队在赵家矶突袭得手后,立即点火向江北发出信号,接着全面出击,迅速控制沿江一带乡公所,并动员群众集中船只备用。随后派出2支小分队,直奔泥矶和三江口,务求在天亮前控制县城至华容的全部渡口。

  渡江指挥部骤闻南岸响起枪声,以为敌情有变,迫切需要与江南取得联系,弄清情况。鄂城派往江北的联络员王春祥自告奋勇,悄悄过江直奔方针家,了解到江南的情况后,连夜返回江北汇报,渡江指挥部决定按原计划渡江。

  解放军渡江在即,见大势已去,13日,驻鄂城的鲁道源部和韦介伯部匆匆南逃,国民党县党部、县政府、县绥靖团纷纷逃窜。14日,刘文光、王森各带一部向金牛逃窜,县长石潭龙与心腹从长港乘船逃往金牛。驻燕矶的七连连长雷少安带领队伍尾随绥靖团逃窜时,被武鄂工作团截住,该连班长高少田、汪金山等人早已被工作团争取过来,当即宣布起义,雷少安抗拒起义被击毙。14日下午,国民党江防部队及县政府职员已全部南逃。

  5月14日,张淦、胡凯各带一支小分队在左岭公路上伏击国民党军车。李子春策动葛店乡公所起义,乡长潜逃。王少安等人进驻华容镇,封锁了武黄公路。青云等乡公所亦交枪起义,武昌豹澥 等乡公所也先后投诚。至此,鄂城地下党已将葛华段沿江滩头阵地和武黄公路完全控制,随即发动群众将船只送往江北。

  郭俊、胡吉祥等人将起义人员编成一个分队,与王真、余开勋等人的小分队会合,在樊口附近俘国民党三○五师散兵近30人,并编入小分队,至此,小分队已有近百人,遂编成一个中队。

  傍晚,郭俊、胡吉祥带领武鄂工作团进驻县城,将临时指挥所设在大西门广场附近的陶潭客栈,并立即开展工作:一是向江北发信号,在城区上下1.5公里范围内燃起数堆大火,表示县城已被我方控制;二是清除残敌,维持治安;三是将民工和向导编成支前大队,随时准备跟随渡江部队南下;四是调集船只,抢修码头;五是安排临时兵站、卫生医疗站等后勤设施;六是筹集粮草。

  渡江部队收到信号后,立即派尖刀连过江。尖刀连登陆后迅速散开警戒,很快解放军先头部队工兵连渡过长江,地下工作人员立即带领民工协助,抢修码头,搭好跳板,清除障碍,填平道路,并将100余只木船交给解放军调度。

  当晚,第四野战军四十军一二○师、一五三师先行渡江,分四路在鄂城的赵家矶、三江口、城关、池湖港登陆。主力部队过江后,一五三师迅速沿武黄公路向西挺进,参加解放大武汉的战斗,一二○师向南挺进,追歼溃逃之敌。鄂城支前民工也分成两路,随军前进。至此,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占领了鄂城,鄂城宣告解放。

  5月15日晨,第四野战军四十军前卫工作队队长向珍来到鄂城,向胡吉祥等了解县城有关情况。前卫工作队通过电台与江汉区党委城工部取得联系,核实了武鄂工作团的关系,部队首长决定将鄂城交给地方同志接管。这时,中共黄冈县委领导孙侠夫等人来到鄂城,孙侠夫指示鄂城党组织:组建鄂城县支前指挥部,起临时县政府作用,统一指挥,筹集粮草,组织民工,支援前线。同时决定大军所经沿途乡镇成立支前分站,负责部队的军需供给、安置伤病员和消灭残敌、维护治安。当天,在大西门广场召开庆祝鄂城解放的万人大会,宣布成立鄂城县支前指挥部,王志坚任指挥长,胡吉祥任副指挥长,郭俊、方针为指挥部成员。

  17日,鄂城一线解放军渡江完毕。同日,王志坚到支前指挥部主持工作。雍松山等人将投诚的绥靖团七连带进县城,经教育动员,该连大部分人愿意留下来,于是与武鄂工作团原有武装合并,组建成一个连,雍松山任连长,王真任副连长。

  5月底,中共大冶地委、大冶专员公署、大冶军分区在鄂城成立,刘西尧任地委书记,王良任副书记;李夫全任专员公署专员,李平任副专员;夏世厚任军分区司令员,张体学任政委。大冶专区下辖鄂城、大冶、武昌、阳新、通山、崇阳、咸宁、通城。

  根据指示,支前工作必须随大军向前推进。于是,鄂城县支前指挥部决定成立金牛支前站,郭俊任站长。郭俊率工作人员和一个连,向金牛进发,胡吉祥等随后跟进。

  郭俊、雍松山等人到达金牛后,立即命令部队占据有利地形,严密布防,维持治安。支前站设在西街国民党区公所旁的一家当铺里。支前站查封了国民党区公所和警察所,缴获区自卫队和警察所的全部武器,收缴了国民党鄂城县政府转移到这里的档案资料,召开国民党内四乡各区、乡长及主要职员会议,安抚人心,稳定局势。

  不久,解放军武汉警备部队一五三师四五八团2个营进驻金牛。此时,金牛支前站和四五八团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解决隐藏在山林中的国民党鄂城自卫团。国民党鄂城自卫团进山后,东躲西藏,供给困难。石潭龙坐卧不安,命亲信叶济时乔装改扮,偷偷下山打听消息。叶的行踪未能逃过支前站的监视,支前站将他“请”去,以礼相待,反复讲解党的政策,让他回去转告石潭龙,党和人民真诚欢迎其率部投诚。支前站和四五八团联名修书给石潭龙,四五八团还给王森写了一封信,由支前站想办法秘密转交。

  在军事上,金牛支前站和四五八团严密封锁山口,断绝自卫团的粮源,查获其秘密粮库,收缴粮食5万多公斤,并包围了分散在谈家桥的2个连,连长金亚廷愿意接受解放军改编,另一名连长梁镛潜逃。

  王森收到四五八团的信后,决心起义投诚,并想办法做石潭龙的工作,争取全团投诚。石潭龙迫于各方面压力,加上王森从中劝说,终于同意投诚,派代表与四五八团代表谈判。6月3日,国民党鄂城县政府职员及自卫团800余人,在金牛贺家当铺前集体放下武器,至此鄂城全境解放。

  6月6日,中共湖北省委派遣南下干部大队二中队120人进驻鄂城。10日,鄂城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韩光任县长、王志坚任副县长。20日,经中共大冶地委批准,组建中共鄂城县委员会,丁连山任县委书记,魏青山、景毅任副书记,魏青山兼任组织部部长,吴蕴辉任宣传部部长,丁连山、韩光、魏青山、景毅、吴蕴辉、张金锟、石明符为县委委员。

  记者蔡亚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