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区:同心抗洪 守卫家园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0-07-28 语音:播放

 

  7月以来,华容区遭受强降雨,暴雨强度大,来势凶猛,外江内湖水位迅速上涨。面对严峻紧张的形势,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华容区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嘱托,果断决策,专题部署,科学调度,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积极投入抗洪抢险,打响防汛突击战和保卫战,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头发丝一样的裂缝都不能放过”

  “平时农场都在宣传,发现情况不对要及时上报。”7月12日,汤家湖农场农户石爱萍在自家鸡舍听见隐隐的水声,联想到当前的汛情,她赶忙向巡堤队员报告。

  巡堤队员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情况,一方面派人到实地察看,另一方面向上汇报,请来水利专家。

  经过两个小时的排查,发现一处有细小的气泡。“水压差下降以后,散浸因压力不够,就出现这种状态。”华容镇副镇长龙浩介绍,因为发现及时,这一起隐患在萌芽状态就被控制住了。

  在汤家湖农场,经过三轮抢险后,还有300多包提前预备好的沙包同防汛人员一起“严阵以待”。“提前预备,就近囤积,免得要用的时候再去花时间和人力做沙包。”汤家湖农场负责人姜明星说。

  内湖形势严峻,外江水位高涨。7月13日22时,长江水位达到26.69米。长时间、高水位浸泡,特别是土堤,出险概率增加,防守任务十分艰巨。

  “先挖三十公分宽、四十公分深的导滤沟,第一层铺上黄沙,第二层铺上碎石,把散浸的水引导出去,保持堤脚的干燥。”7月14日上午,粑铺大堤中湾村斧塘湖段,哨所驻守人员和村民们一起正在挖沟、铺砂石。此前,巡堤人员发现多处散浸险情。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堤脚松软,进而影响整个大堤的稳固。“动用机器和人力,从发现险情到目前已经组织上百劳力进行抢险。”段店镇镇长万金池介绍。

  在刘弄村驻守点,紧急抢险已告一段落。为及时掌握现场情况,该村在发现的两处散浸点之间设置救灾帐篷,安排专人24小时看管。“守在这里,早发现、早上报、早处置。”刘弄村党支部书记张旺明介绍,一处已经完全堵住了,另一处还有清水流出,暂时不要紧,要是流出来的是浑水就要采取进一步措施了。

  7月16日上午,在段店镇张湾村防汛哨所责任段,两架无人机“巡查员”成为防汛“奇兵”。在巡堤人员的操作下,无人机沿着长江干堤一路飞行,通过高清镜头将拍摄到的画面实时回传,与堤脚的巡堤人员相互配合,不到20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13公里的江堤巡查。

  科技力量的加入,弥补了巡堤过程中因环境、时间、距离限制而产生的巡堤效率低下、问题发现不全等问题。同时还能够查看长江堤防沿线水情,对沿线相关哨棚的值守与巡堤情况进行监督,对汛期违法捕鱼人员也可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头发丝一样的裂缝都不能放过。”华容人时刻保持绷紧“安全弦”,全面落实防汛工作“双指挥长”制度,30名县级干部按责任分工,到达一线,靠前指挥,39个临时党支部、3400名干部群众驻守外江34.4公里干堤、内湖14个重点圩垸、8座沿江涵闸,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隐患、第一时间处置隐患、第一时间上报隐患。

  “守堤就是守家”

  “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刚到村里工作时就跟着老人守堤。”7月15日晚上,新港大堤彭北湖堤上凉风习习,蛙声阵阵。黑暗中,11号哨棚临时党支部书记陈加财撑着雨伞、带着手电,在大堤上来回巡查,“汛期不巡堤,我心里不踏实、不放心。”

  汛期来临,华容镇牌坊村52岁的党支部委员、治保主任陈加财主动申请到地形复杂、任务较重的11号哨棚驻守,驱使他的不仅有党员的责任心,还有守护家乡的抗洪精神。

  1998年抗洪期间陈加财火线入党,此后每次防汛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当汛情来临时,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众人合力搭手守住险段,大堤就多一分安全,村民就多一分保障。”陈加财晒得黝黑的脸上始终挂着憨厚的笑容,“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守堤就是守家。”抱着这种信念,陈加财和11号哨棚的30名值守人员24小时不间断巡查堤防,细查隐患。

  7月12日,陈加财和值守人员对大堤进行常规巡查,发现堤角和密林交界处一土块松软,有水渗出,迅速向镇、区、市指挥部汇报情况。砂石、人员第一时间向隐患地带聚集,在专家指导下,众人挖出T字形坑,在挖坑过程中又发现两处散浸点,所幸发现较早,第一时间采取科学填堵方法进行处置,从发现到妥善处置仅花费一个半小时。这次险情提高了值守人员的警觉性,大家巡堤更加仔细了。

  除了“老把式”,今年抗洪一线出现不少“学生兵”。

  入梅以来接二连三的强降雨,刘昌盛家里承包的藕塘被淹。“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农作物淹了是小事,长江大堤出问题就是大事。”受疫情影响,牌坊村大一学生刘昌盛在家上了半年网课,此时萌生了去守堤的想法。

  7月7日一大早,刘昌盛约上其他三位同学就赶到长江大堤新港堤段牌坊村哨所,开始了他们人生的第一次巡堤查险工作。

  “巡堤要注意看背堤面有没有渗水,堤脚有没有积水,有异常就报告。有积水就要挖导水沟,让积水流走,不能在一处汇集……”四个年轻人上堤第一天什么都不会,“老把式”陈加财就手把手地教。几天下来,四个“学生兵”就熟悉了值守地段的隐患排查要领。

  几轮值守,哨所里的值守人员都认可了这些年轻伢。“吃得了苦,责任心强,积极性高。”陈加财评价道。

  “如果江面中间的水面‘凸’起来了,说明上游有大水往下流,估计水位要涨;如果江心呈一条白条,说明下游的水位在回落,那么此地水位肯定会降。”学习《华容区防汛抗旱手册》,倾听老前辈讲述98年抗洪故事,请教如何看江面水流预测水位涨落,大一学生姜颢南感叹道,抗洪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不仅学到了学校老师没教过的实用知识,还亲自体验到前辈们的“抗洪精神”。

  “这些学生伢蛮懂事,不懂就问,很勤奋,一些防汛经验一教就会,每天的巡查日志都是他们填写,巡堤查险很规范很认真。”60岁的牌坊村村民赵汉春说,因为有了这些大学生的出色表现,牌坊村哨所被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新港分部评为红旗哨所。

  “长江发生险情,对牌坊村、对段店镇、对鄂州市的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刘昌盛说,“参与防汛救灾,保卫家园,没有旁观者,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主动担起肩上的责任。”

  “防汛防疫两手抓”

  7月22日,庙岭镇卫生院成立消杀小分队深入到各堤段哨所开展消毒消杀工作。工作人员在为哨棚以及受污水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进行消毒的同时,还为防汛人员送去防中暑和防虫叮咬的药品,讲解卫生防疫知识。

  在段店镇骆李村,村民与志愿者一起清除房前屋后的杂草和垃圾。“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充分发动党员群众参与进来,体现了良好的文明乡风。”骆李村党支部书记罗俊景说,村民们积极参与到骆李村环境整治中来,让骆李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临江中心小学,区卫生健康局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专项志愿服务暨洪涝灾害卫生防病健康知识教育宣传教育活动,向安置点的村民普及洪涝灾害卫生防病健康和消杀液配制、使用等相关知识,现场指导村干部、安置点群众进行科学的消杀操作。

  防汛不忘防疫。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效控制洪涝灾害可能引发的疾病,华容区防汛指挥部把防汛抗洪与生态保护和文明创建同安排、同部署,重点做好水源地保护,及时清运长江迎水面垃圾和防守人员生活垃圾。

  在长江新港、粑铺干堤,一批批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用铁锹、扫帚、簸箕,认真清理树枝杂草、沟渠垃圾。沿线30个哨所每天组织专人对江面、堤岸垃圾尤其是白色垃圾进行清理、打捞,在确保圩堤安全的同时,力争保障沿线清洁。

  与此同时,长江沿线各哨所设置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桶58个,环卫工人不间断对长江干堤进行常态化保洁。

  截至目前已清除江堤、内湖及泵站出水口杂草、垃圾300余吨,集中消杀掩埋死鱼10吨。沿江干堤发放洪涝灾害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单3000份,张贴海报300余份。江堤内湖哨棚值守点全面落实卫生疫情防控制度,生活垃圾集中统一分类处理。

  “防汛警报全面拉响后,疫情防控工作丝毫没有放松。”区长夏鑫要求,全区及时清理各类垃圾,强化消毒杀虫,防汛防疫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记者李文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