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市合计GDP突破3.6万亿元 多地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信息来源:长江日报 日期:2025-03-19 语音:播放

  □ 长江日报记者高喜明

  新春之后,武汉都市圈各市相继公布2024年GDP数据,武汉都市圈九市合计GDP突破3.6万亿元,占湖北省GDP的60%以上。

  长江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过去的一年,武汉都市圈孝感和黄冈两市GDP突破了3000亿元大关,仙桃市在迈上千亿元台阶两年后,又突破1100亿元大关。专家表示,武汉都市圈呈现出强劲的高质量发展势头,在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当好了龙头走在了前列。

  ■ 武汉保持绝对龙头地位,孝感黄冈双双突破3000亿元大关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湖北省实现生产总值(GDP)60012.97亿元,比上年增长5.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462.18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1573.76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32977.03亿元,增长5.9%。

  放眼全省,武汉继续保持绝对的龙头地位。2024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1106.23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进出口总额增长11.8%,增速均居副省级城市前列;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6万家、实现三年翻番。智能手机、光电子器件、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66.5%、28.3%、18.9%。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4%,创历史新高。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首破3000万人次,居中部第一,武汉港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居内河港口第一,A级物流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枢纽经济加快发展,枢纽链接优势进一步凸显。全市外贸规模突破4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占全省近六成。新登记经营主体超55万户,增量居副省级城市第二。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732元,比上年增长4.6%,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缩小。武汉都市圈一体化扎实推进,武松高速武汉段主线贯通,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持续深化。

  这一系列数据显示,武汉的竞争力变得更强了。同时,在武汉龙头的引领下,孝感和黄冈双双突破3000亿元大关。

  2024年,孝感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258.54亿元,比上年增长7%。这一年,孝感经济发展呈现出投资稳中加强,工业稳中提质,农业生产稳中向好的特征。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6%,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8%,高于全省4.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其中,光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分别增长42.5%、12.6%、6.1%;全市产值过亿元企业531家,产值同比增长18.5%。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达到802.47亿元,比上年增长4.5%,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位;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231.57亿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

  2024年,黄冈市地区生产总值3216.65亿元,同比增长6.2%,这也是黄冈GDP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经济总量跃升的背后,是黄冈市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定实施“依托都市圈、辐射大别山”的发展战略。

  黄冈农业生产稳定,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52.67亿元,同比增长3.7%。工业经济较快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连续1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高于全省3.9个百分点,连续41个月保持高于全省增长态势,增速居全省第6位。外贸出口168亿元,同比增长19%,高于全省6.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位。

  ■ 武汉都市圈各地势头强劲,多地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3月11日,位于黄石的中色大冶冶炼厂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机械臂有序运转。该公司投入7.8亿余元,实施系统升级改造,推进冶炼厂全流程自动化、数字化建设,建成国内首条“一键摇炉”转炉智能生产系统,70年老厂实现年降本增效超亿元。

  3月12日,台光电子材料(黄石)有限公司新型电子元器件材料(二期)扩能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工程技术人员正紧锣密鼓地对新引进的50台(套)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为二期扩能投产做好充分准备。台光电子落户黄石已有7年,不仅自身成绩突出,还带动了大量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集聚。上游有诺德铜箔、宏和电子等电子材料企业,下游有沪士电子、定颖电子、欣益兴电子等全球知名PCB制造企业,有力助推了区域产业强链、补链、延链。黄石持续深化产业链供应链“链长制”,举办供应链合作伙伴大会,扎实开展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推动主导产业协会组建全覆盖,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黄石市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2305.8亿元,增长7.1%,增速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增速全省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亿元,全省第四,增长12.2%,增速全省第五;完成进出口总额606.6亿元,增长26%,总额和增速均居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9%,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1%,与全省持平。国家统计局发布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黄石全省第三,黄石经济发展速度、效益、质量连续四年全省领先。

  2024年,湖北省的GDP增速为5.8%,黄石、孝感、鄂州、黄冈、咸宁、天门增速跑赢全省,均超过了6%。

  增速第二的是孝感市,比上年增长7%。增速位列武汉都市圈第三的是鄂州市,2024年鄂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341.30亿元,比上年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6.68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568.17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656.45亿元,增长7.4%。

  天门市以6.3%的增速,位列武汉都市圈第四位。首次迈上3000亿元台阶的黄冈市,增速为6.2%。紧随其后的是咸宁市,2024年咸宁市实现生产总值1944.57亿元,比上年增长6.1%。

  ■ 都市圈县域经济融圈入群,三地积极冲刺“千亿县”

  2月26日,在仙桃高新区湖北汉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台台大型机械高速运转,工人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作业,开足马力抢进度、赶订单、忙生产。该公司首批订单10万台已全部发出,还要完成100多万台的交货量。

  同样位于仙桃高新区的容百锂电材料有限公司,作为仙桃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2024年产值21.9亿元,相较于2023年增长超12亿元,同比增长122%,为仙桃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筑基。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00亿元大关,达到1125.13亿元,实现百亿增量目标,同比增长5.9%。

  近年来,仙桃市积极融圈入群,实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至2022年,仙桃经济规模连年实现突破,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跨越700亿元、800亿元、900亿元、1000亿元4个关口。2022年仙桃GDP达到1013.14亿元,首次迈上千亿台阶。2023年,仙桃GDP总值为1014亿元,位列全国县域第55名。

  2024年,仙桃全年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滚动技改亿元以上项目154个、109个、103个、110个。目前,仙桃已连续八年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争先进位,连续四年在百强县中位列全省首位,2024年居全国第54位。

  仙桃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围绕“奋进新千亿、建设示范区”奋斗目标,锚定“一城两区两基地”定位,紧盯“百强进位、千亿扩容”年度目标,设定202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县域经济GDP突破1000亿元,不仅是经济数字上的突破,更是经济能级的跃升。武汉都市圈已经有多个县级市经济总量接近1000亿元。2004年,潜江市GDP达951.97亿元,汉川市GDP达940.05亿元,大冶市GDP达930.71亿元(含托管区)。

  潜江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定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加速冲刺千亿大关。

  今年,大冶市也提出了“冲刺千亿县市 奋进五十强”的目标。大冶市委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推动千亿县扩容”的要求,锚定目标、加速奔跑,力争2025年全域GDP跨过千亿、2028年本级GDP越过千亿,为全省支点建设贡献大冶力量。

  汉川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2025年GDP的预期目标定在了7%左右。中共汉川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指出,2025年是“千亿目标拼搏冲刺年”,提出了努力实现“全省十强走在前列、全国百强争先进位”的奋斗目标。

  【专家】

  武汉都市圈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2024年,武汉都市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万亿元,名义增长率7.11%,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与全省总量比较,2024年武汉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60.05%,比2019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与全国总量比较,2024年武汉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为2.67%,与2023年相比持平。”湖北省武汉都市圈研究会会长李春洋介绍,2019年—2024年武汉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从2万亿元到3万亿元的跨越,达到了3.6万亿元。2022年—2024年武汉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6.97%、4.47%、7.11%,经济呈现向好趋势,在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当好了龙头走在了前列。

  李春洋分析认为,2024年武汉都市圈九市地区生产总值武汉仍然占比高达58.6%,随着武汉都市圈建设,2025年,咸宁有望实现GDP2000亿元以上,潜江GDP也将达到千亿元,武汉都市圈的实力将进一步增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