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吴晓茹 通讯员袁然
春日的鄂州华容涌动创新热潮!4月14日,记者从华容区发改经信局获悉,2024年该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年新增32家高企,总量达到71家,较2023年增长60%,增速稳居全市前列。这群扎根在光谷科创大走廊东扩带上的“科技尖兵”,正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真金白银“精准滴灌”企业创新有底气
作为武汉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承载地,华容区凭借“光谷东大门”的独特区位,成为科创资源外溢的首选地。光谷科创大走廊上的高校科研成果、创投机构、高端人才顺着武鄂同城化的“高速通道”向东流动,仅2024年就吸引12家光谷孵化的科技企业落户华容。位于葛店经开区的某新材料企业负责人坦言:“在光谷研发、到华容转化,两地车程不到30分钟,这里的厂房租金仅为光谷的1/3,还有现成的产业配套,性价比太高了!”
走进湖北某生物医药企业的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忙着调试新引进的检测设备。“去年拿到120万元研发奖补资金,相当于政府帮我们承担了40%的设备购置费”。企业财务负责人展示着政策红包清单:2024年全区累计兑付高企培育资金超2000万元,32家新认定企业家都收到“政策大礼包”。除了直接的资金支持,华容区还创新实施“揭榜挂帅”“赛马选人”机制,2024年成功推动市级揭榜挂帅与赛马制项目各立项1家,并计划在2025年组织10-20家企业申报技术攻关及高企培育项目,让更多企业“挂帅出征”破解行业难题。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全区真金白银的投入:2024年累计为高企兑现项目资金超2000万元,促进66家企业研发费用总额达6.35亿元,研发人员规模突破1522人,创新动能持续澎湃。
全周期培育“育苗成林”三年实现“四级跳”
在华容的高企培育图谱上,清晰标注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的成长路径。该区建立动态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实施“一企一策”:针对初创企业,提供免费的研发费用归集辅导和专利布局指导;针对成长型企业,牵线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同步加强专利布局与科技成果登记,目前已建成专业化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年均转化科技成果超100项;针对成熟期企业,定制上市培育方案。数据显示,近三年新认定的71家高企中,有23家是从本地“土生土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而来,真正实现了“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倍增效应。未来,华容区将深耕培育模式,为更多的企业成长赋能。
新兴产业“多点开花”激活发展新动能
在华容智能制造产业园,刚下线的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正打包装车,这家去年新认定的高企预计今年产值突破5亿元。目前全区71家高企中,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80%,形成“光谷研发+华容制造”“光谷创意+华容转化”的特色产业生态。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些高企去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5%,新增授权专利327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35%,创新密度稳居全省县域第一方阵。
“今年目标冲刺100家高企,让科创‘含绿量’转化为发展‘含金量’”。华容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武汉新城建设加速推进,该区正规划建设“光谷科创飞地”,通过加强专利导航、成果转化等服务完善创新能力建设,未来将打造集研发中试、成果转化、人才公寓于一体的创新生态圈。从“承接外溢”到“自主创新”,这座毗邻光谷的科创新城,正用高企数量的“爆发式增长”,书写着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