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800公里的“双向奔赴”——葛店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外出招商工作侧记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5-05-28 语音:播放

  全媒体记者童勰 通讯员熊梦竹

  五月的深圳,创新浪潮奔涌不息。5月18日,南山科技金融城迎来一场特殊的“约会”——国家级葛店经开区驻深招商团队联合深圳鄂州高中校友会,邀请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张绪穆教授,举办“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合作”主题分享会。

  这场活动如同一座桥梁,将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智慧与千里之外的“中国药谷”葛店紧密相连。40余位来自大湾区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及投资机构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前沿技术转化与跨区域产业协同的新路径。

  “药谷”伸出橄榄枝

  两地创客共会未来之约

  活动伊始,葛店经开区深圳驻点招商负责人以一段精心制作的推介片,勾勒出“中国药谷”的立体形象:作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葛店主动对接国内顶尖创新资源,粤港澳大湾区正是其重要目标。

  “我们不是‘等项目上门’,而是‘带着土壤来寻种子’。”招商负责人的比喻引发共鸣。当屏幕切换到人福医药研发中心的实验场景时,台下传来议论声:“人福的麻醉药研发总部设在葛店?这说明当地产业配套确实成熟。”一位从事医药供应链的企业家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

  推介中,葛店的产业“家底”逐一展现:这里聚集了爱民制药、人福医药等上市企业研发中心,形成了涵盖药品研发生产、关键耗材、高端医疗器械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去年,我们园区企业的新药研发投入占比平均达到1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数据投影在屏幕上,引来投资机构代表的点头认可。

  为激发产业活力,葛店今年还计划设立专项基金,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力度。“我们算过一笔账,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可获得数千万元的孵化支持。”话音刚落,后排一位初创企业创始人举起手机,拍下PPT上的政策二维码。

  前沿科技“零距离”

  思维碰撞中的创新共鸣

  如果说葛店的推介是抛出“橄榄枝”,张绪穆教授的主旨演讲则为活动注入“科技硬核”。他以“打造一流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为题,手持激光笔在屏幕前踱步,深入浅出地解析基因治疗、智能医疗设备等前沿方向。当讲到“CRISPR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最新临床数据”时,台下多位学者放下笔,专注地盯着投影上的图表。

  “这是我们团队刚发表在《自然?化学》的成果。”张绪穆点击鼠标,一组绿色合成反应的动态模拟图跃然屏上,“这种催化剂可将药物合成步骤缩短40%,成本降低30%。”

  会场瞬间响起窸窣的记录声,某制药企业研发总监小声感叹:“如果能在葛店实现中试转化,这个技术足以颠覆现有生产线。”

  深圳鄂州高中校友会代表的发言,则为科技与产业对话增添“乡情”视角。当校友会长倪正华提到“每年组织深圳校友回鄂开展‘科技下午茶’活动”时,一位戴眼镜的企业家突然举手:“我参加过去年的活动,当时在葛店参观的共享实验室,现在已经接入我们公司的研发系统了!”这句即兴分享,让现场气氛升温。

  互动环节中,企业家围绕“产业落地痛点”展开坦诚交流。“生物医药项目从研发到上市平均需要12年,葛店如何保障长期政策稳定性?”面对提问,葛店驻深团队负责人翻开政策汇编:“我们刚出台‘药谷十条’,对重大项目实行‘一项目一政策’,最长支持周期可达10年。”台下传来掌声,一位香港投资人用粤语向助理说:“呢度(这里)的政策灵活性超出预期。”

  葛店的三大核心优势也愈发凸显:“武鄂同城C位”的交通枢纽地位,无缝对接武汉光谷科创资源;鄂州花湖机场“全球123快货物流圈”的时效保障;容百科技、人福辅料等企业集聚的产业生态。“从葛店坐地铁到武汉光谷生物城仅需40分钟,这种‘跨城协同’在其他城市很难实现。”一位长期研究区域经济的学者点评道。

  新起点上“双向奔赴”

  书写跨区域发展的“药谷范式”

  “张绪穆教授与葛店合作成立绿色研究院及共享设备平台,是湾区人才回乡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倪正华道出与会者心声。活动现场,某生物制药公司CEO主动邀请招商团队会后详谈:“我们正在找转化基地,葛店的物流和政策优势很契合需求。”

  张绪穆教授在接受采访时直言:“我考察过多个城市,葛店的产业配套和政府效率让我印象深刻。比如他们承诺的‘共享设备平台’,从方案提出到落地只用了3个月,这种执行力在科研转化中至关重要。”

  为深化合作,葛店驻深团队同步建立“深圳—葛店产业对接群”,不到一小时就有27位嘉宾入群。群公告里“7×24小时政策咨询”的承诺下,很快弹出第一条提问:“请问外资企业落地有专项补贴吗?”招商专员立即@提问者,附上政策文件链接。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这场分享会的意义早已超越一场普通招商活动的范畴。它既是葛店迈向“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的里程碑,更是中部地区拥抱大湾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生动注脚。随着葛店承载更多先进地区的创新溢出效应,这座长江之滨的“药谷”,正以跨区域协同的创新范式,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的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