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3%,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5%,高中毛入学率达95.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5%,新增劳动力受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比例达93%,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3年……新年伊始,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从“七大工程”入手,不断满足群众“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期待,加速推进武鄂同城教育同保,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推动“双减”落实落地,强化“五项管理”,推进“五单管理”常态化、长效化,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完成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营改非”,构建校外教育“绿色生态”。建立健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构建家校社共育新机制,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优质校
推动普惠性学前教育扩容提质。筹资3000万元,新建、改扩建10所标准化幼儿园,进一步扩资源、调结构、增普惠、提质量,形成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确保公办园学位数占比达到5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2.5%。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30所义务教育学校“改薄能力提升”工程,完成武昌学校城南校区新建项目,新增学位5000个,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继续深化“名校+分校”“强校+弱校”“城镇校+乡村校”办学模式改革,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跨越。
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投入1亿元,完成市二中迁建工程,实施鄂州高中教学楼维修改造工程,确保普通高中大班额控制在5%以内。
实施产教融合工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引入1—2个武汉企业到鄂州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实行“1+X”证书制度,加快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鄂州工匠”。办好鄂州职业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加快建成航空产业人才培训基地。
实施“三名”培育工程,努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深入推进“名校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引进武汉名校来鄂州创办3所分校,在今年遴选780名培养对象的基础上,选树10名鄂州名师、10名鄂州名校长、100名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开展违反师德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对违反师德行为“零容忍”。
实施武鄂教育同保工程,加快建立共享共建机制
积极引进武汉优质学校来鄂州合作办学,探索推进武汉东湖高新区优质学校与葛店经济开发区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推进武汉外校建设鄂州市临空经济区外校分校;推进武汉小学到临空经济区合作办学;支持梁子湖区与江夏区的合作办学及交流,推动武鄂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平安校园建设工程,确保师生安全和校园安全稳定
投入200万元,建成市教育局校园安全综合指挥调度中心,努力实现校园安全设施“4个100%”。着力打造“健康校园”,补齐学校卫生设施短板,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提高学校公共卫生防疫水平,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安全稳定。
实施清廉学校建设工程,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生态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着力打造清明政风、清净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廉洁从教”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承诺活动,推动清廉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开展形式多样的清廉文化活动,让清廉文化走进课堂、浸润校园、滋养心灵。
记者郭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