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系统畅通城市脉络 铺就群众幸福路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3-11-15 语音:播放

  本网讯 (全媒体记者蔡亚文 见习记者朱雨辰)“下公交车直接进学校,出了校门就可以直接坐车回家,安全又便利。”11月1日早上8时,从新增设的11路公交碧石中学站点下车时,碧石中学老师张琴说,“少步行1公里,节约了将近20分钟。”

  原来,距离碧石中学最近的公交站点位于1公里外的三岔路口,路上车流量大,师生出行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了解到学校老师和学生的需求后,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市公交公司,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走访调研,研究制定新增站点方案。

  “今年我们共优化了4条公交线路,新增了20多个公交站点,惠及了周边乡镇近20万群众。”市公交公司副总经理孟菊芳说。

  深入基层,走进群众,才能听到真声音、发现真问题。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交通系统干部深入企业、社区、基层站所走访,开展实地调研50余次,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找准差距不足,坚持把“改”字贯穿始终,进一步确定整治重点、明确整治责任,真刀真枪解决问题。

  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在开展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时,也积极开展关心关爱货车司机专项行动,通过专项调研,着手建设司机驿站。

  “长时间开车难免疲劳,来检测的时候可以顺便休息一下,这里有对外开放的宿舍,有热水供应,还有应急药品之类的,后面也有停车区,很方便,很人性化。”在碧石超限检测站后方,货车司机熊师傅在司机驿站享受片刻的休整。

  交通运输一头连着民生改善,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如果说公交线路优化、司机驿站是牵动民心的“神经末梢”,那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优化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加快推进武汉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建设,打通断头路、畅通瓶颈路,特别是加快推进武汉新城与鄂黄黄 “三纵三横”快速道路系统建设,便是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脉”,更是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幸福大道。

  走进华容区红莲湖未来三路、高新六路、高新七路等建设工地,只见渣土车等工程车辆来回穿梭,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为了减少施工对当地企业运行、居民出行产生的影响,高新六路采取了半幅施工、半幅通行的方式。虽然半幅施工会增加工期,但是我们从施工组织、施工技术等方面尽量去赶工期。”红莲湖EPC总承包项目副经理肖庆介绍道。

  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推进武鄂10条城际连通路加快收尾,确保在12月底通车,进一步提升市际公路通达能力。

  “按照武汉新城规划要求,就未来三路、未来二路、高新六路、高新七路、望湖一路、左庙路6条道路,华容区通过协调各方力量,同步统筹推进。高新七路、未来二路10月底基本贯通,高新六路今年年底可以基本完成。”华容区交通运输局局长王新国说。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脉络,是基础设施的骨骼,影响着城市用地布局,承载着人们的出行,串联着人们的生活,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陈卫兵表示,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交通运输部门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出行问题,持续在路网建设和公交线网优化上发力。目前,与武汉市对接的10条城际连接线已经贯通8条,剩余的2条将于年底贯通。同时,公交线网也在持续优化,新开通了从葛店东岭社区、庙岭红莲湖旅游度假区、太和镇至武汉市的3条城际公交线路;鄂州火车站至汀祖镇的城乡公交线路在国庆节前开通运营;首条务工专线“太和至葛店专线”已经开通,每年可惠及务工人员6万人次,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民生和经济发展提供交通支撑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