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用地通过审批 两座大桥进展顺利 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喜讯频传

信息来源:长江日报 日期:2024-10-30 语音:播放

  □ 长江日报记者蔡早勤 高喜明 通讯员黄子珅 楚晓

  这个月,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喜讯频传:10月11日,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孝感北段项目先行用地一次性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查;10月15日,武汉都市圈环线汉南长江大桥北岸锚碇沉井首节钢壳精准安装到位;10月18日,武汉都市圈环线双柳长江大桥南北两岸主塔顺利完成“牵手”……

  ■ 双柳长江大桥主塔完成“牵手”

  10月18日上午10时58分,伴随着“起飞!”的指令,无人机从大桥主塔塔顶腾空而起,载着先导索飞过江面,仅10分钟后,武汉双柳长江大桥南北两岸主塔顺利完成“牵手”,为大桥后续牵引系统施工、猫道及主缆架设奠定了基础。

  双柳长江大桥是武汉都市圈环线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全长35.04千米,其中跨江主桥主跨1430米、宽50.5米,设计时速120公里,采用双向8车道设计,是目前长江上在建的最宽钢箱梁悬索桥,也是武汉“东大门”第一桥。

  大桥在进行上部结构施工时,首要任务就是搭建一条临时施工便道,俗称“猫道”,方便主缆系统以及整个上部结构施工,而先导索便是用于架设猫道和主缆的“开路先锋”,为相关作业提供基础条件。双柳长江大桥先导索设计长度1470米,建设团队考虑到大桥所处位置水域开阔、航运繁忙,施工组织协调难度大、安全风险高,进行了多次方案比选和专家论证,最终选定用对长江航道影响最小、施工效率最高、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无人机牵引过江的施工方案。

  架设期间,海事部门对施工作业水域实施了临时交通管制。两岸分别用无人机顺利完成先导索过江任务,随后用“小绳拉大绳”方式,通过来回多次置换牵引索的方式,利用16吨卷扬机由细到粗,最终完成直径2.5毫米迪尼玛绳到36毫米钢丝绳牵引索的架设。

  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是武汉都市圈和武鄂黄黄一体化的重要交通硬支撑。项目建成后,新洲到鄂州行车时间由一个半小时变为5分钟,有利于发挥交通先导支撑作用,加快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支撑湖北“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实施。同时,将打通阳逻国际港到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与光谷的快速通道,完善和提升物流枢纽功能,促进“光谷”“星谷”联动融合发展。

  ■ 汉南长江大桥预计2027年通车

  10月15日,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武汉汉南长江大桥北岸锚碇沉井首节钢壳精准安装到位,这标志着大桥北岸锚碇基础施工稳步迈出第一步。

  大桥北岸锚碇沉井首节钢壳吊装两个节段,采用两台130吨汽车吊联合吊装作业。并采用整体式沉井基础,沉井钢壳平面为矩形,平面尺寸为76.4米×76.4米、高8米、重约3119吨,为世界第二大、公路工程第一大陆域沉井,面积相当于14个篮球场。

  作为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促进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的重点项目,武汉第13座长江大桥——汉南长江大桥是武汉都市圈一小时通勤圈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湖北交通重点项目中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项目,总投资达到289亿元。

  汉南长江大桥也是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汉南过江通道的一部分,汉南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起于武汉市蔡甸区通航产业园,途经蔡甸、汉南,跨越武监高速,跨江后穿越咸宁市嘉鱼县簰洲湾镇、潘家湾,上跨武深高速,止于江夏区山坡街南侧,全长72.461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其中,大桥全长2.894公里,为主跨1600米双塔单跨钢箱加劲梁悬索桥,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对推动武汉都市圈同城化进程、进一步优化武汉都市圈路网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据介绍,汉南长江大桥预计2027年竣工通车。

  长江日报记者从孝感市相关部门获悉,10月11日,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孝感北段项目先行用地一次性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查。

  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孝感北段已列入《国家公路网规划》,也是湖北省“十四五”重点项目。项目起自孝南区肖港镇孝感北枢纽互通,接已建成的孝汉应高速和福银高速,止于杨店镇,接在建的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黄陂至新洲段,全长26.589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总投资约43.12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