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完成的高新大道
建设中的复兴大道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脉络,更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关切,一桥通而百业兴,一路达至万民福。近年来,葛店经开区大力推进路网建设,打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武鄂交通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城市道路更加高效快捷,不断刷新人民群众出行的“幸福指数”。
一条蝶变升腾武鄂同城的“发展线”
1990年7月,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湖北省第一个省级开发区在葛店落地发芽。
“那时的葛店还只是鄂州市华容区的一个农业乡镇,316国道穿镇而过,周边全部是稻田。”时任葛店经开区工业总公司副总的刘池元见证了葛店的发展。
经开区成立之初,刘池元与一帮同事来这里“拓荒”。一条条不断延伸的道路,见证着葛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嬗变,也为葛店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今年9月,已经83岁高龄的刘池元,在女儿、女婿的陪同下重返葛店,想到他当年上班的地方走走看看。
“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找了很久还是没找到当时办公的地方,但我不遗憾,更多的是为葛店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刘池元感叹道。
城市不断发展,道路也要升级换代。湖滨大道道路提升改造、高新大道南侧升级改造、润阳路道路改造升级……葛店经开区对原有道路进行彻底破除改造,重建雨污分流、电力等市政管网,增强路基基础。
道路通,百业兴。34年过去,葛店经开区经历了由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飞跃。昔日的偏僻小镇,正在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科技新城。2023年,葛店经开区在全国230家国家级经开区中位列第34位,下辖葛店镇连续3年入选全国百强镇,是全省唯一进入百强建制镇。
一条串联双城“零距”生活的交通线
“前方就是武汉的地界了。”11月18日,中建三局葛店基础设施指挥部工程副总监王志,又一次穿行于葛店和武汉之间。
这已经是他来葛店的第5个年头了,“从绿化带栽种、辅道施工、再到沥青铺设,我亲历了葛店加速‘融圈’,武鄂互联互通提速织网。”
推进武鄂一体化发展,“大交通”阔步前行,对标东湖高新区,鄂州启动“点亮葛店”工程,提升城市魅力,实现从光谷到葛店“无感通过”。
王志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沿路的路灯、隔离栏、绿化风格、道路标准几乎一模一样,感觉就像到武汉了。”王志既骄傲又自豪。
据悉,高新大道是武鄂黄黄“三横三纵”快速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4月30日,这条总投资3.7亿余元的“横一线”在历经5个月的高效施工后正式交付通车,实现东湖高新区到武汉新城葛华片区“无感通过”,进一步夯实武鄂交通一体化基础。
每天,这条线路上的乘客们都在上演着“双城故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研发在光谷、生产在葛店经开区的规上企业有百余家,武汉光谷和鄂州葛店的“新武鄂人”已超8万人,他们过着往返“双城”的“同城”生活。
一条都市圈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示范线
36岁的王志和葛店交通路网一起成长。
武鄂“硬联通”道路项目、陶塘大道南延工程、道路景观提升项目……2023年,葛店经开区新建、扩建基础设施项目20余个,总投资约72亿元,基本形成内外通达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
回顾近5年,葛店经开区加快武汉新城交通网络布局建设。在王志眼里,非凡五年一系列成就,不仅增强了通行能力,更让武鄂之间开启了融合的“加速度”,“一脚油门”助力武汉新城建设提速。
“我们以道路改造升级为抓手,以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支撑,完善交通路网,提升出行品质,努力把葛店建设成为长江岸边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葛店经开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服务中心业务综合科科长夏越说。
2022年9月20日,湖北召开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提出武汉当好主引擎,加快建设武汉新城,鄂州、黄石、黄冈主动融入、深度融合。这是“武汉新城”概念首次亮相,各界对武汉新城充满期待。
2023年,葛店经开区全域纳入武汉新城规划,定位为武汉新城副中心,与光谷共同打造高端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综合性片区,建设高精尖产业承载地和技术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集聚区和未来产业先导区。
5年间,提速的不仅是时间,更是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生活需求。如今,借武汉新城建设机遇,乘花湖国际机场东风,葛店将再次起飞。
畅达全城,通勤路不再烦心。快速专线,出行路不再枯燥。未来,葛店正加快建设武鄂同城化发展“桥头堡”,聚焦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打造立体式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宜居宜业新葛店。
文/全媒体记者 王馨妍 图/全媒体记者 艾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