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踩着春天的节拍,我市2025年“春风行动”正在各地火热开展。一场场家门口的招聘会、一个个吸引力强的工作岗位、一项项诚心实意的暖心服务,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面对面精准对接,为稳就业和保用工注入“春风力量”。
家门口就业,“东南飞”变“凤还巢”
招聘企业展位林立,现场求职者摩肩接踵……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八,凤凰广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一场以“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暖民心”为主题的2025年鄂州市“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在此火热开启。160余家企业,携1.3万余个岗位进场招贤纳士,涵盖物流业、制造业、服务业、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不仅为返乡务工人员、脱贫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铺就了一条“家门口就业”的温暖归途,更掀起了企业与人才“双向奔赴”的春潮。
“试用期多久?”“月薪多少?”……求职招聘区,众多手拿简历的求职者热情高涨,详细了解企业及岗位等信息。企业招聘人员耐心地介绍岗位职责、薪资待遇等情况。
求职者陈燕玲此前一直在上海工作,作为本地人,她希望今年能回家就业。“在与几家企业交流后,我发现不少企业不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岗位,工资待遇和福利也符合自己的预期。”一上午,她已经投递了好几份简历,满心期待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新工作。
“今天人流量很大,目前已经收到了30多份简历,还有不少人加了微信进一步咨询。”鄂州灿光光电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何闪光说,“春季正是招聘的旺季,我们希望能扩充团队实力,为公司后续发展积蓄力量。”
不少人成功找到了心仪的岗位,也有部分求职者因年龄限制遇到了困难。“先把你的特长和联系方式写下来,之后我们通过零工市场,帮你匹配合适的工作。”现场工作人员积极引导大龄求职者前往零工市场寻找务工机会。“我想做焊工,他们介绍我去零工市场,这下我就安心了。”求职者杨学军对工作人员的建议充满了期待。
一次又一次的初步意向达成,点燃了一个又一个滚烫的就业梦想。当天,近万名求职者前来应聘,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804人,直播带岗浏览量更是高达42870人次。
全域联动,招聘会架起“连心桥”
首场招聘会火热来袭,各地招聘会现场同样也是热闹非凡。
“这个岗位每个月到手多少钱啊?”“这个岗位上班地点在哪?”2月6日,西山公园广场人声鼎沸,鄂城区2025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招聘会在这里举行。各企业展位前,求职者们仔细浏览招聘信息,积极与企业招聘人员交流,寻找心仪岗位。据统计,共吸引进场求职1.2万余人次,直播带岗浏览量突破4.76万人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018人,现场签约率较去年提升了10%,创下历史新高。
2月7日,梁子湖区“春风行动”招聘会上,众多企业纷纷亮出“金字招牌”,吸引了大批求职者咨询。“以前在外打工,离家远,照顾不到家人。这次回来看到家乡有这么多好岗位,感觉特别开心。我已经投了几份简历,希望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从武汉返乡的求职者夏细毛满怀期待地说道。此次招聘会线上直播间也在同步开启,主播与企业HR紧密协作,详细介绍企业概况和岗位详情,实时与网友互动答疑。据统计,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达3.19万人次。
“随着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运营形势越来越好,我们的用工需求也逐渐增多,本次招聘会我们带来40个岗位需求。”2月8日,临空经济区“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鄂州顺路物流有限公司地服操作员宋畅正忙着向应聘者详细介绍企业的概况、薪资福利、发展前景等情况。与顺路物流一样,2023年落户临空经济区的湖北佰圣特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也“乘机”而上,“我们公司主要是做净化产品的,随着业务扩大,我们拓展了15个用人岗位。”该公司人事负责人黄梅说。当天,近百家企业带着3000余个就业岗位现场招贤纳士,为求职者提供广泛的选择空间,满足不同求职者的需求。
当天,华容区“春风行动”招聘会也如火如荼地展开。共吸引8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800余个优质岗位,涵盖了纺织服装、建筑建材、家政服务、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丰富的岗位类型能够满足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工作经验求职者的多样化需求。
创新模式,3.6万岗春风暖人心
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成为本次行动亮点。
在招聘会现场增设政策咨询区,工作人员忙着宣讲政策、答疑解惑,让广大应聘者和企业熟悉了解并享受就业创业等人社惠企利民政策;劳务品牌展区,重点展示了鄂州市2024年劳务品牌创建成果、技能培训成果、创业创新成果,引来众多群众围观点赞;智慧就业区,现场设置14台就业智能一体机,为居民提供就业政策查询、找工作、找培训等自助就业服务……除了线下的招聘活动,线上直播间同样热闹非凡。多家企业负责人轮番上阵,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向线上求职者生动展示企业文化和招聘信息,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双向交流。
同时,为切实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市劳动就业中心开展“就业大篷车”下乡送岗位活动6场,将政策、岗位、培训送到群众家门口。采集重点企业空岗数量信息、培训需求信息,同步发送至湖北公共招聘网、郧西劳务协作站。
截至目前,市、区共同步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7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6万个,一场场精彩纷呈、有声有色的招聘活动,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全媒体记者 徐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