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情缘清峰寺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4-08-28 语音:播放
太和清峰寺石碑上有这么一段记载,清世祖顺治十年,兴国州永城里曹氏捐田13亩以资助清峰寺作香油费。那么,清峰寺与相距百里的兴国州永城里曹氏怎么有如此的情缘呢?兴国州永城里曹氏,今属大冶市大箕铺镇。永城里曹氏在当地乃一大家族,其祖先共有9子,分为9房,每房人丁兴旺,名人辈出,其中最为有名的当数明清时期曹六房的“父子进士”曹志遇、曹景参。
  据族中传说,曹志遇自幼聪颖好学,21岁中举人,37岁入进士,先后任北京户部主司、六米仓尉、广东惠州府知府、高州府知府、四川重庆府知府,后又任罗定道兵备副使及广东按察使等职。据载,曹志遇的才学深得当朝皇帝的器重,并将义女陈氏许配他为妻,族谱记载“续娶明皇义女陈氏”。后来,曹志遇生下长子曹景参,有意思的是,曹景参却以大箕山为号,称“大箕”。
  明皇义女曹陈氏逝世后,皇上曾亲下一道圣旨:“择地下葬,遇庙撒庙,遇祠撒祠……”曹家捧着圣旨,请一位地理先生在方园百里四处考察。经过几年的选址,地理先生终于选中了清峰寺观音堂这块地方。曹家于是把用黄沙捂盖了7年的棺木运送到清峰寺,朝廷也委派百名御林军督葬。不想,棺木下葬前的晚上,地理先生偶得一梦,梦见观音菩萨对他说:“乌鸦扑泉不下葬,何苦占我观音堂?寺前一里遗大地,掘穴三尺露石床。待到鲤鱼把树上,马儿骑到人头上,铁帽将军匆忙到,棺木下字大吉祥。”天一亮,地理先生就爬到青峰山顶,只见寺前一里地左右,有一座山酷似一只扑打着翅膀喝水的乌鸦。地理先生带着曹氏子孙,赶到此地一看,拍手叫绝:“好地,好地!多谢观音菩萨的指点。”于是决定移棺木到此地下葬。
  此时正是孟夏时节,庞大的送葬队伍,放着鞭炮,撒着纸钱,奏着哀乐,浩浩荡荡地向“乌鸦扑泉”走去,好不热闹,引得过往行人和农夫围观。“八仙”们按照地理先生的指点开挖墓穴,当挖到1米深左右,果然穴底有一块平坦的大石块,众人无不惊奇,更是对梦境深信不疑。大家于是守候在墓穴旁,等待梦境再次出现好“下字”。
  正午时分,天空布满了乌云,没有一丝儿风。一位到快活岭(明清时期太和城区的旧称)卖完柴买条鱼回家吃的樵夫,用冲担尖挑着鲤鱼晃悠悠地走向墓地,见围观的人多,便把鲤鱼挂在墓地旁的一棵树上,挤进了围观的人群。此时,一声炸雷轰响,雨点像筛豆子似地落了下来,一位正在田间扯秧的农夫把秧马顶在头上跑向墓地,一位刚从快活岭买了一口铁锅回家的过路人,把铁锅倒扣在头顶上向墓地走去。地理先生一看,梦境都实现了,忙对“八仙”们说:“下字!”棺木下葬后,“八仙”们草草掩盖了一下土,便到临近的湾子躲雨去了。不一会儿,雨过天晴,人们再到墓地一看,大雨已把墓地冲积成一个小土丘了。
  说来也怪,自曹陈氏下葬“乌鸦扑泉”地后,永城里曹氏家族子孙经商的发财,读书的中仕,名人辈出。
  从此以后,曹氏后裔每年来祭祀时,都要来到清峰寺进香祈福。
  多少年的人与事嬗变,早已模糊了许多人的记忆,而永城里曹氏人,不论历史的变迁,都交替演绎着对清峰古刹的一往情缘,一代接一代传承着清晰可循的烙印,让人感怀。 特约记者 李名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