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人山漫谈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4-08-28
语音:
神人山位于葛店镇东北,耸立在葛店正街东北方向3公里处的长江岸边,其中黄家大山、汪家大山、平顶山、城门岭、观音山、杜家山等山峰,沿长江弯曲起伏绵延二三公里,极似一条卧于江湖之间的巨龙。
神人山因留下西晋著名道学家葛洪来葛店行医修道的仙迹而得名,西起的黄家大山海拔最高,临江而峙,与山脚连为一体的石矶,兀伸至江中60余米处,直抵西来湍急的江水,激起惊涛飞溅,乱石崩云的雄浑气势,且江水漫石东流,石矶上下江水落差丈余,常年咆哮如雷,奔流不息,蔚为壮观。
石矶间一块耸立的巨石,名叫飞仙石,相传是葛真人祭奠伴随修行多年的白鹿后跃入江中,化为神仙骑神鹿离去的地方。中部的平顶山有西周古文化遗址。居于山峦正中的观音山,当地民间流传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说是很早以前,南海的观世音菩萨受龙王之约去北海赴会,驾云途经此地,见下界一山如龙,遂降祥云一探究竟,观音山由此而得名。自此以后,人们早起常闻阵阵悦耳动听的钟声,夕阳时又常见山下一方水池内有一对金色鲤鱼跳跃,奉为观音菩萨点化的圣物,也就是后来观音山“上有架上金钟,下有金盆浴鲤”2处遗迹的由来。人们为了表示对观音菩萨的崇敬,又在山中建了一座观音寺,香火旺盛了上千年。
东部的杜家山缓缓向南弯曲,逶迤伸入姚家湖。山上林木青翠,与山下满湖的荷花、成群的野鸭混为一体,形成极尽典雅的湖光山色。
抗日战争时期,神人山作为当时的江防要塞,中国军队在此驻兵一营。黄家矶、白浒镇、宋熊湾各分兵一个连,营部设在黄氏祠堂。黄家大山、平顶山、观音山上各修筑了一座硕大的炮台,其火力足以封锁十几公里的江段。据当地老人回忆,在日军进攻武汉时,白浒山炮台的重炮炸断丁桥,以阻止日军坦克等辎重西进,黄家矶炮台也同时受命炮击日军的西进部队,但指挥炮击的一个副营长被日伪收买,十多发炮弹都没能命中目标,给了日军抢修丁桥的时机,致使葛店陷落,中国军队撤退时,营长在长江边上亲手枪毙了那个民族败类。日军占领葛店后,又强迫大量民工对中国军队撤退时破坏的炮台进行了加固,并在每个炮台周围加筑了多座碉堡。一时神人山上炮台碉堡林立,构成强大的火力网抵抗江北的新四军五师。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队又进驻神人山周边,接管了山上的所有炮台工事,还修筑了沿江至316国道的通行公路,使之成为所谓“固若金汤”江南防线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终究未能抵挡住前进的历史车轮,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江北的叶家洲以木船架设浮桥强行渡江,国民党军溃散。
全国解放后,1950年初春,当地政府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彻底摧毁了山上所有军事设施,扫除了战争残存痕迹,神人山开始逐渐恢复了历史原有的宁静。到1954年至1955年,国家地矿部门对神人山进行了一次相当规模的钻探考察,未发现有价值的矿产资源。几年后,原有的生态环境也有了较好的复原。 (通讯员 黄汉昌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