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音 传承乡情——简析鄂州民间方言的“文化密码”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1-12-22 语音:播放

□ 田克华

  方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方言又称“白话”,是一种地方语言。不同的方言一般常被认为是亲情、乡情的纽带,也表达了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因此,有语言学者提出,方言与人的乡土文化更为亲昵和契合,它携带着更多的“文化密码”。

  那么,鄂州有着怎样的“文化密码”?

  鄂州,上承荆楚,下达吴越,“吴头楚尾”的地域特性,带来了鄂州文化多层次、多侧面、多重性的形式特色。

  鄂州方言体现了浓郁的吴楚遗风,具有感性直白、豁达乐观、硬中带柔、俗中见雅等特点,这是其他方言乃至普通话所无法比拟的。并且,分析一下还会发现,在武汉、黄陂、大冶和其他邻近的外市县民间语言中,均有鄂州方言的余味,形成了诙谐、风趣、直言快语、准确生动的特点。

  鄂州位于江淮官话区、西南官话区和赣方言区交汇处,其方言可划分为两大片。

市博物馆展出的鄂州方言牌 记者夏阳摄

  其一,东部、北部和西部属江淮官话区,包括杨叶、花湖、沙窝、燕矶、新庙、石山、凤凰、古楼、樊口、临江、杜山、蒲团、长港、庙岭、大湾、胡林、段店、华容、葛店等20个乡镇及办事处。这一片以城区话为代表,最突出的特点是古代入声字仍读入声。

  其二,东南和南部地区属赣语区,包括太和、汀祖、泽林、碧石渡、东沟、沼山、公友、涂家垴、梁子等9个乡镇。这一片以太和镇话为代表,最明显的特点是,中古浊音声母不论平仄声都念送气清声。

  一个大方言区内部仍存在语言差异,因此方言之下又分次方言,次方言内部还可分为若干土语,如梁子湖区的太和、涂镇、公友与华容区的葛店、华容、庙岭的方言中,还存在大量的土语,差别也很大。

  太和镇的地理位置处于西南官话、江淮官话、赣语这三种方言交汇处,太和话这种方言有其特殊价值,如“把东西拿来”,泽林地区方言是“把东西驮来”;如“吃饭”,鄂州大部分地区叫“乞饭”,而太和、涂镇、公友等地叫“恰饭”;如理发,华容区几个乡镇基本上叫“剃头”,而梁子湖区几个乡镇叫“特淘”等。

  绝大多数方言没有固定的词句,也没有固定的字,记录只能用白字或谐音来替代。鄂州方言五花八门,东南地区与黄石大冶的口音相似,西北地区与黄陂的口音接近,在收集这些方言中,夹带的“搞”“了”“哈”“蛮”“冇”“子”字口音很多,如“搞邪了”“搞烦了”“等一哈”“歇一哈”“哈冇得”“蛮俏皮”“蛮扭筋”“冇得整”“冇沾边”“扯夜子”“出披子”“扎笼子”等,很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同样,由方言形成的民间俗语、谚语、歇后语,也成为“文化密码”的重要组成部分。鄂州的民间谚语十分丰富,既继承了古谚传统,又开拓了新谚领域。鄂州谚语的内容,从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社会道德及天地变化、耕作技术、生产经验等应有尽有,形式短小,数量巨大。

  如“地是黄金板,人勤地不懒”“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勤劳苦做行行有,好吃懒做样样无”“不靠天吃饭,只靠双手干”。就是说,创造幸福,主要靠勤奋、苦干,懒惰和投机取巧是绝对不行的,不仅对劳动发出由衷赞美的同时,也对那些好吃懒做的人给予辛辣嘲讽。“身上无衣怪天寒,肚里无食怪嘴馋”“只有冻死的苍蝇,没有饿死的蜜蜂”“没有农村泥腿子,饿死城里花公子”,准确道出了“谁养活谁”这样简单又深刻的道理。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普及普通话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废弃方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方言更能代表地区文化特色,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

  上世纪80年代,由市群艺馆主持的民间文学3套集成和民间音乐收集工作全面展开,众多的“采录小组”走向田间地头、民宅,忠实记录每一则故事、每一首歌谣、每一条谚语,其后加以整理,完成了这套集成的编纂任务。

  上世纪90年代,市群艺馆又着重对民间雕花剪纸等民间艺术进行扶持,鼓励民间艺人走出家门、传道授艺。随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成立,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了拉网式普查、摸底和搜集原始资料和实物标本、拍摄照片、文字笔录及录音整理,建立档案,编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目录清单,对那些处入濒危门类的几十项民族民间文化瑰宝,进行抢救性记录,对那些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原始资料和实物,进行妥善保管。

  应该说,我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整体上看,受大环境影响,全市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仍有空白,如民间故事、民间俗语、民间谚语及方言等民间传统文化,仍处于散落状态。

  留住乡音,传承乡情,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重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