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毛新平,1965年6月出生于湖北鄂州,长期从事先进钢铁制造流程和高性能钢铁材料研究,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终身教授,现担任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院长。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每一次变革都离不开新材料的开发与利用。作为其他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新材料的研发关系着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新材料的创新为下游产业的突破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背景下,世界主要国家都在抢占这一战略制高点。我国也多次出台针对性政策鼓励发展新材料产业。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材料领域的一大特点是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目前来看,我国新材料产业依然有不少短板,一些核心关键材料对外依存度较高。如何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打造国际一流的新材料创新高地,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10月30日至11月1日,2020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在西安召开。论坛根据最新研究热点和地区特色设置若干分论坛,具有极高的前瞻性和引领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毛新平受邀作主题报告。他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总体来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情况良好,从产能上讲,2019年我国粗钢产量为9.96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53.3%;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讲,钢铁工业经过学界、业界的共同努力,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在一些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防的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下一步,钢铁工业将进一步解决制造过程中的生态环保问题以及钢铁工业发展和我国人民生活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对于钢铁工业未来的发展,毛新平说:“将来钢铁工业还有很长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生态绿色以及产品结构等方面还有很多技术创新工作要去完成,需要一大批优秀的青年人才参与其中,所以人才培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通过正规的学历教育来夯实理论基础,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渠道是要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高、培养人才。”
(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