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纯加盟北大担任AI研究院院长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0-10-01 语音:播放

  个人简介:朱松纯,1968年出生于湖北鄂州,是全球著名的计算机视觉专家、统计与应用数学家、人工智能专家,任UCLA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教授,计算机视觉、认知、学习与自主机器人中心主任,是华人AI领域的顶级学者。

  据北京大学新闻网9月24日报道,AI视觉顶级学者朱松纯正式任职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朱松纯表示,他与北大、清华的相关学者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近一段时间,他又深入考察了解了北大、清华等高校的情况。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哲学层面的思考,文理医工等学科应该进行充分的交叉融合,而北大在这些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土壤和学术环境,因此,坚定了自己在北大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信心。

  朱松纯强调,他将主动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北大、清华等各兄弟院校精诚合作,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参与、支持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建设。

  朱松纯199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1992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师从于国际数学大师大卫·孟弗德教授(菲尔兹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他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 300余篇,获得多个国际学术奖项,如三次问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马尔奖、获得国际认知科学学会颁发的认知建模奖等。

  朱松纯率先将概率统计建模与随机计算方法引入计算机视觉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图像与视频的结构化解译的框架、数理模型和统计算法,发展了广义模式理论。在认知科学领域,如视觉常识推理、场景理解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自2010年以来,朱松纯两次担任美国视觉、认知科学、AI领域跨学科合作项目MURI负责人。他在科研方面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选题和方法独树一帜,长期致力于构建计算机视觉、认知科学乃至人工智能科学的统一数理框架。

  在2019年北京智源大会上,朱松纯曾提出从大数据到大任务来构建通用AI的思路。在他看来,“大数据”对“大任务”两种范式之争,99%的人都是押注大数据,但是他在10年前就押注大任务,同时,他认为任务是智能的中心,通过构建一个大任务平台,才能更好地研究通用人工智能。“因为那只是定义了一个任务,如果重新定义新的任务,人工智能可能就不奏效了。这就是核心的分水岭,即能做多大的任务、多少任务,是否能自己定义任务。”

  (来源:鄂州日报综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