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吕晴 见习记者戢思婷
从8年前开始举起相机拍摄文物至今,微博粉丝达500多万人,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第二季《中国国宝大会》上荣获冠军……就是这样一位宝藏历史博主,近日火遍全网。一份全是文物古迹坐标的地图,令众多网友震撼,第一次直观感受到“灿烂的中华文明”,他就是90后“鄂州伢”——吴运杰。
11月16日,记者通过吴运杰的微博联系到他本人,一听是家乡的媒体记者,即便白天在外游学忙得抽不开身,他也爽快地答应了这次专访。
吴运杰
1、百年楼阁 千年藏品
鄂州古物之魂予以他动力
今年30岁的吴运杰是华容区庙岭镇人。从小在鄂州长大的他深受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熏陶。在鄂州众多历史文物古迹里,观音阁当属他的最爱。
遭受洪涝灾害仍屹立江中的观音阁
回忆起2016年夏天,鄂州正遭受洪涝灾害,吴运杰用无人机俯拍时看到江水已淹没观音阁的窗户,江水漩涡如猛兽几乎要吞噬观音阁,“当时我的心紧张得揪起来,待江水退去,这座百年楼阁又静静地雄踞在巨礁之上,真不愧为万里长江第一阁。”吴运杰认为,观音阁不仅仅是一座楼阁,更是从古至今华夏民族不屈不挠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象征。也正是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成为他敢于翻越千山万水拍摄记录祖国万千文物古迹的精神动力。
鄂州博物馆是吴运杰常去之地。高中时期,即便学业繁忙,他也会抽出周末的时间,穿梭于众多馆藏文物间,聆听它们的过去。直到现在,只要回到家乡,他必然会去博物馆参观,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吴运杰说,近些年,鄂州陆续发掘了不少三国至明清时期的墓葬,出土了许多具有珍贵价值的藏品,在文遗保护上,鄂州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鄂州博物馆的釉陶佛像,是吴运杰印象最为深刻的藏品之一,它是国内发现最早的单体佛像。由于国内佛教传入时间较晚,当时并未受到重视,导致早期遗迹非常少,因此,这尊佛像被赋予了别样的历史意义。
全国文物古迹地图上部分鄂城区文物古迹照片(吴运杰制作)
2、消失的古迹 不变的初心
鄂州古迹萌生他记录历史之念
几年前,因城市发展需要,鄂州城隍庙后殿被拆除,消失在鄂州人的视野中。从小时常去城隍庙游玩的吴运杰听闻此消息时,倍感惋惜,这也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凝聚民族智慧的中国历史古迹并不一定能永存,记录这些历史瑰宝,刻不容缓!
自此,吴运杰开始通过走访拍摄的方式去记录历史的足迹。
“从注册微博账号开始,我就一直在使用‘遗产君’这个名称和‘蛋生’这张头像,‘遗产君’代表了我想要记录中华文化遗产的初心,而动画片《天书奇谭》中‘蛋生’秉烛夜读的画面则不断激励着我,要像‘蛋生’努力勤奋地去传承技能一样,传承中华文化遗产。”
如斯信念,如斯行动。截至目前,吴运杰已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近2000处、博物馆馆藏文物图片200余幅、历史文物古迹图片近10万张,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省份,与团队组织历史文物古迹游学150余场。
3年时间,吴运杰用动态地图,标注了近1万处文物地点。大量散落在乡间、田野的寺庙、古塔、民居、桥梁和楼阁,在这张地图上,第一次成为主角。
“地图上的‘红点’代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或国家一级博物馆,‘绿点’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其他二三级博物馆,它们共同构成了黄土地上最鲜明的颜色。”吴运杰说。
鄂州博物馆藏品釉陶佛像
3、千年传奇 现代活力
鄂州的古与今令他引以为傲
一路游学、一路记录,吴运杰结识了一群与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吴运杰坦言,早年向朋友介绍自己是鄂州人时,许多人不知道鄂州在哪儿。他们对吴运杰记录的家乡十分好奇,于是从全国各地汇集到鄂州,感受这座千年古都的悠久历史,领略这处人文荟萃的宝藏胜地。
如今,鄂州这座拥有千年传奇与现代活力并存的城市,正面向未来,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四海宾朋。“现在我再提到鄂州,有不少朋友不仅知晓,还竖起大拇指。”每每提到鄂州,吴运杰一脸骄傲,“作为全国最小的地级市之一,人口仅百万,却拥有几十处历史遗迹,还有8万余件馆藏文物,其中珍贵文物有4000多件,这个数据放在全国地级市博物馆中都相当抢眼。”
对于家乡的历史遗迹及文物保护,吴运杰有一番自己的见解:“鄂州博物馆藏品丰富,但还存在藏品更新不及时、布展灯光陈旧等问题。如何发掘新藏品、打造藏品名片,可以作为鄂州文旅的研究课题。希望鄂州文物走出‘库房’火起来。”
谈及下一步打算,吴运杰表示,自上世纪初到现在,过去百年时间里,有非常多珍贵的中国文物流失海外无法返回,他计划走出国门,通过自己的镜头将流失在外的中国文物进行数字化记录,以另一种方式将这些文物“请回”到它们原本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