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城遗址,割不断的吴都文化魂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5-01-13
语音:
吴王城遗址,一个牵动鄂州人神经的文化符号。曾经的伤痛,曾经的愤懑,在人们的心中仍旧难以拂去。令人高兴的是,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深入挖掘三国吴都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研究,开展修建性保护,利用好宝贵的遗址资源,形成鄂州历史文化旅游特色。”吴王城遗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再次拨动人们的心弦。6月17日,我市文史专家、文化学者齐集一堂,共同探讨吴王城遗址保护这一话题。
那城墙,那鱼塘,难忘那段记忆
提起吴王城遗址,许多鄂州人还不知道这个遗址究竟在哪里、是个什么样子的。说起濠塘,男女老少却没有不清楚的。
濠塘跟吴王城遗址有关系?有,濠塘就是吴王古城外的一段护城河。那么,如今的濠塘又在哪里?那里已变成了一片现代化的建筑,就是吴都古肆,水塘的影子已被沉沉压在了水泥地面之下。
曾经的濠塘在老鄂城人的心里留下了什么?市政协委员、文化学者艾三明说:“小时候,我是在吴王城遗址一带长大的。”在艾三明的记忆里,那里是当时百子畈大队的一口鱼塘,鱼塘很大很长,塘里有很多鱼。最让少年时的艾三明不明白的是,这鱼塘的旁边还有一处很长、高约三四米的墩子,高高的墩子上种了菜。因为高,村子里的鸡都飞不到墩子上面去。“这里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墩子?小时候,我一直在琢磨。”今年47岁的艾三明说。
长满青草的土墩子、跳着鱼儿的濠塘,这些对我市知名老作家、原市作协主席姜锋青来说,濠塘在他的记忆里已不只是一口塘了。他说:“40年前,我看濠塘,那也是很长很长的一口塘,像河一样。事实上,那是吴王城给我们留下的最后一段历史符号。”史载,公元221年,孙权自湖北公安东下,定都鄂县,并于同年8月大兴土木营造宫城。因他到鄂县后不久,即接受魏文帝曹丕所给“吴王”的封号,所以此城名为“吴王城”,又名“武昌城”、“吴大帝城”。
吴王城遗址在今凤凰街百子畈村,北倚长江之滨,南濒南湖(现在填湖成街),东抵虎头山,西接熊家巷。
在少年艾三明眼里的那又长又高的“墩子”便是吴王城城墙,墙外是护城河,后留存一段名为“濠塘”。
据南京大学考古专家蒋赞初教授等多次考察研究证实,这是三国时期古城墙遗址中比较明确的唯一城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武汉大学考古系主任王然认为,位于鄂州的吴王城遗址是我国南方最早的六朝都城。
那年月,那提案,难弃那份执着上世纪50年代初,吴王城遗址的城墙,还是老百姓散步的地方。沐浴着传统的农耕文化,这个江南古城披着历史的尘埃,慢慢见证着时代的脚步与变化。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上世纪80年代初,我突然听说有个单位要在濠塘上建房子。濠塘是个古迹,虽然当时还不是文物保护单位,可是,古迹上怎能建房子?”艾三明回忆道。那时,艾三明已在原鄂城文化局工作了。
得知此事后,艾三明有些着急,不知如何是好。听说当时的有关领导要来就濠塘上建房一事调研,艾三明私下邀请老鄂城的文化权威人士来到调研现场。经过一番争论,濠塘上建房一事终于流产,包括濠塘在内的吴王城遗址保护工作也开始启动。很快,吴王城遗址由当时的黄冈地区行署列为地级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吴王城遗址遭到了建设性的破坏。“填濠塘,搞建设,我认为这是一个败笔。可是,事已至此,又该怎样尽一个文化人之心、一名政协委员之责?我连续3次提案要求保护吴王城遗址,想通过提案,尽可能将现有的建筑与遗址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艾三明说,“我很执着,却没有结果。”张昌谷,市风筝协会秘书长,与艾三明有着同样的感受。他说:“近些年来,鄂州发展速度迅猛,难免会出现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的地方,这可以理解,但不是说可以原谅的。只有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才会有可持续发展。”那情感,那真言,难舍那个梦想鄂州一位学者说,城市要有魂,魂要附体,这个“魂”便是城市的文化灵魂。一个没魂的“体”,便没了根,失去生存发展的根基。
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吴王城遗址,遗址已被现在的房子压在地底下。现在,人们仅能看到的是位于市文体局旁边的南城垣,约六七百米长。
这段城垣又该如何保护与规划?原市政府秘书长、老作家叶贤恩认为,对文化遗址,首先是保护,保护是第一性,只有保护好了之后,才能谈开发利用。“现在的吴王城遗址处在密密麻麻的房子当中,开发谈何容易。做好规划与立法,设置保护标识,对保护区内的房子只拆不做,分期分批,逐步恢复原貌;各部门各单位相互联动,通力合作,拓宽旅游部门的视野;将吴王城遗址的知识编成乡土教材,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鄂州的历史文化。”他建议道。
诗人庞良君认为,一个地方最有魅力的,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对历史文化遗存,要保护它的完整性,不能乱拆乱建。对吴王城遗址的保护,站位要高,要吸纳文化专家的建议,探索现有建筑与吴王城遗存保护的有效结合之路,比如,对吴都古肆的外形、内容进行整合、引导,使其成为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类市场。
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萧开发对遗址的保护,显得思考已久。他说:“对现有遗址,依法就地保护,不可使其再遭破坏,坚决反对对遗址的再开发,不能再出现建设性的破坏。能否考虑在古城墙遗址的旁边,没有遗存的地方,恢复一段古城墙,让人们对吴王古城有个感性的认识,使其既成为一个保护区,也成为一个遗址保护公园。”萧开发建议:“建一个复制型、微缩型的吴王城,或者恢复吴王城里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比如,吴王城里的太极殿、安乐宫等,应该是有可能的。我以前曾有个想法,沿西山、雷山,建三国时期的古烽火台、城垣等,把抔湖建成吴王水寨。总而言之,在那里复制恢复吴王古都的三国元素,还可考虑根据历史记载,建大型的人物群塑、群雕,比如,庆功散花、孙刘比剑、告天称帝等。”姜锋青的话耐人回味。他说:“对吴王城遗址,多年来,我有一个梦想。
吴王城是鄂州历史文化丛林中的一颗明珠,是值得大家炫耀的资本。我梦想能否把吴王城恢复建成具有古典风格的吴都特色的景区,让吴王城可以触摸,而不是仅靠大家去追忆。”“时间与岁月,是一部推土机,在不断掩埋我们的历史。作为现代人的我们,都要跟时间赛跑,抢救历史文物。”姜锋青说。 (记者李洪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