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在鄂州的首个军分区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5-03-16 语音:播放

  1949年6月初,随着逃往金牛一带的原国民党鄂城县自卫队(绥靖团)800余众向人民政权投诚后,鄂城县全境解放。这年10月,大冶军分区在鄂城正式成立,为1949年5月成立的湖北军区下辖师级单位。

  大冶军分区营地在鄂城城关的雨台山江边一带,是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雨台山是西山东麓山脚的延伸,说是山,其实只是个仅高出平地二十几米的山丘,与再往东北、西北去临江的几座小山坳连在一起,就构成了雨台山。

  大冶军分区兼二一二师(1950年10月至1951年12月)成立初期,司令员为夏世厚(后鲍汝礼接任司令员兼二一二师师长),大冶地委书记张体学任政治委员。大冶军分区除保留2个团(原属军分区的基干团撤销)外,还辖鄂城、武昌、大冶、阳新、通城、通山、崇阳、咸宁8个县剿匪指挥部(即后来的县大队、县人武部)。

  1951年6月,沔阳军分区撤销,其所辖的嘉鱼、蒲圻2个县大队就划归了大冶军分区。

  1951年12月,湖北军区第六三四团划归大冶军分区。

  1952年6月,大冶军分区撤销,下辖的鄂城县大队划归了黄冈军分区,六三四团划归了孝感军分区,其团副政治委员穆慰如留在了地方,任鄂城县县大队政治处副主任。

  大冶军分区驻鄂城的时间虽只有短短的3年,却是新旧两个政权交替的不平凡时期。此时国民党反动派虽然被打跑了,但其一些残渣余孽还存在。在这里,大冶军分区首长运筹帷幄,指挥各县,特别是鄂城县剿匪指挥部,开展清匪反霸肃特、保卫新生政权、开展生产等工作。其间,大冶军分区派独立团沈建龙(后任鄂城县大队大队长)率领3个连,前往梁子湖金牛、保安等一带清剿股匪,不出1个月,这股土匪基本被消灭。鄂城县剿匪指挥部还逮捕了重大匪首王斌、李耀华等,破获了反动会道门组织“反共支纵队”,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保证了人民政府工作的顺利开展。

  大冶军分区驻地营房的建设是相当不错的。所有建筑均为两层房,或者一大间或者两大间为一组,用现在的说法是一个单元、两个单元。其房屋的基脚用料为本地燕矶一带的红砂条石砌就,屋内悬空一二尺,铺上坚实的地板,人在上面行走时发出“笃笃”之声,甚为悦耳。房屋的“二四”墙体为红砖砌成,屋内顶吊有天花板,屋面清一色的红瓦。每个建筑单元东西两端的墙面上方均有一个直径约50厘米的圆形通风洞,大概是作为防止山上的潮气之用吧。

  大冶军分区成立后的几年,军分区就与中共大冶专署同在雨台山办公。

  1952年,大冶军分区撤销后,此地就给了刚刚成立的当时学校还在燕矶的黄冈卫生学校,那一时期的黄冈卫校仅从地理环境上来说,是完全可以与武汉大学相媲美的。黄冈卫校落户雨台山后,原大冶军分区留下的营房就成了上课的教室,而军分区用作办公室的“单元式”房屋大部分就成了老师的宿舍。

  1972年,黄冈卫校全部迁至罗田县三里畈,这里就留给了鄂城钢铁厂。从此,“花果山”就变成了高楼林。

  (通讯员樊小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