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接力讲红色故事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1-03-24 语音:播放

  □ 陈庆跃

  “这些天,我把父亲胡玉忠烈士的事迹又整理了一些,想在家里办一个红色文化展览墙,为大家学习提供一个场所。”华容镇胡铺村胡旗杆湾一幢紧靠路旁的简易房屋里,今年88岁的老党员胡盛英对村民说。

  胡盛英的父亲胡玉忠是烈士。1940年,胡玉忠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担任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独立五团三营地下交通员。1942年,他担任武鄂政务委员会委员、葛华中心区水陆交通联络站站长。

  其间,胡玉忠负责传达党的指示,收集日伪情报,保护革命同志,铲除汉奸,组织反扫荡活动。1943年3月12日,胡玉忠为了保护群众,被日寇抓住关押,7个昼夜的酷刑拷打审讯,坚贞不屈,最后被敌人活埋在周家大湾化船山。就义时,胡玉忠36岁。

  1987年11月,民政部给胡玉忠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自拿到父亲的烈士证那天起,胡盛英就把父亲的抗日事迹抄写在笔记本上,多次受邀当红色文化宣讲员。有的单位要付给一定报酬,“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烈士的后代,尽这点义务是应该的。”他这样婉谢。

  宣讲父亲的英勇事迹,践行“志在天理”的家训,胡盛英老人如今四世同堂。老人家乐善于民,把晚辈为他做寿的一万元钱用于湾里塘堰清淤,几十年来,他先后为公益事业捐款达20多万元。他还撰写了《我家的奋斗》《胡盛英阐述》《盛英世家》《胡盛英的人生之路》等书籍。去年,胡盛英又写了《党员学习与修养》的体会文章,在全村党员大会上交流。

  胡盛英的长子胡昌先是一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办过油脂加工厂、小五金、服装加工、养鸡场等企业。艰苦创业的20多年间,他记住父亲胡盛英的告诫:牢记先烈精神,传承优良家风。结合办厂创业的工作实际,胡昌先利用空余时间宣讲祖父抗日的故事,在企业里,他定期组织职工上“红色文化课”,自己带头登台讲,还邀请区、镇的老干部、老党员宣讲樊湖地区抗日故事。

  近几年,胡盛英的孙子胡光明接过其父肩上的担子,也接过了当好红色文化宣讲员的“接力棒”。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投入的同时,他也加强企业红色文化教育,无论工作多忙,均坚持学习前辈留下的红色文化资料,还在厂里创办了“红色文化书屋”。每逢重大节假日,他在厂里举办红色文化演讲比赛,运用微信开展“红色文化在身边”等活动,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