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2月7日,湖北督军萧耀南根据吴佩孚的命令,指派督军署参谋长张厚生带着军警,来到江岸包围京汉铁路总工会,指使军队向手无寸铁的工人疯狂射击,总工会门前弹痕累累,30多名铁路工人当场死于军警的乱枪和马刀之下。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通过《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议决案》,随后掀起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其中,最为壮烈的一幕是二七大罢工。当时,吴佩孚勾结外国在华势力,命令湖北督军萧耀南残酷镇压赤手空拳的武汉罢工工人。2月7日,54人遇害、伤残300余人、抓捕60余人,其中就有3位鄂州籍烈士。
因为跟武汉地相连、人相亲,所以有不少鄂州人到汉当兵做官、经商打工、读书做学问。这是鄂州人彭楚藩、程正瀛、吴兆麟分别成为辛亥革命牺牲第一人、打响第一枪之人、第一个临时总指挥的深刻历史缘由。
因此,在二七大罢工中勇立潮头、挥洒热血的仁人志士中,就有不少鄂州人。除了刘伯垂因参与组织这次罢工活动被捕外,鄂城华容走出的3名工人运动骨干在惨案中英勇献身。
惨案发生时,江岸车头厂的碳棚工人、工会委员姜和顺,在江岸福建街工会门前被军警用刺刀捅入下腹,当场牺牲,时年28岁。同样,28岁的江岸车头厂加油工、工会委员、纠察队员叶青山,当天被军警从福建街家中抓走,于工会门口被刺杀9刀而惨死。江岸工务段修理工、工会委员、36岁的姜鸿星,也在工会门前被打伤右腿后牺牲。
这3位鄂州英烈的名字被载入二七惨案悲壮史册。
(夏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