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在梁子湖区东沟镇月山村耸立着一座铭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纪念抗战时期新四军在这里发起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月山战斗。
1944年秋,抗日战争即将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为了使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南方有一个巩固的战略基地,牵制敌人兵力,配合全国抗日战场实施大反攻作战,党中央决定派王震、王首道率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
1945年2月10日、24日,南下支队在新四军十四旅一部的配合下,分两路渡过长江,进入鄂南。南下支队进入鄂南后,抗击日寇、打击伪军,极大地鼓舞了鄂城抗日根据地的军民。经过南下支队1个多月的东西征战,鄂南的敌对势力除龟缩于各个据点的日伪军外,数盘踞在鄂城地区的伪军成渠部和顽军马钦武部的实力最强,特别是顽军马钦武,一改往日嚣张常态,龟缩在易守难攻的六十口、鲊 洲、月山等地,依山据险,企图顽抗。
为了扫清我军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障碍,铲除鄂城抗日根据地的隐患,巩固鄂南这个抗日桥头堡,同时给南下支队提供可靠的后方基地和给养保障,湘鄂赣军区副司令员张体学运筹帷幄,适时把握战机,拉开了围歼成渠、马钦武顽伪的战斗序幕。1945年5月,张体学率新四军十四旅40团、41团,在胜利地结束了歼灭成渠伪军的杨林桥战斗后,接着挥师北进,直逼樊湖,围歼马钦武部。
马钦武部,属国民党别动军盛瑜所辖,有3个大队,2000余人。马钦武乃一介武夫,心狠手辣,一贯坚持反共立场,因其摩擦有功,被盛瑜封为第一攻击司令。自1943年进驻梁子湖畔后,马钦武部侵占月山、梁子岛、豹澥、武北等地。马钦武部自恃兵多武器好,经常袭击抗日部队,蚕食抗日根据地。并以月山为大本营,大兴土木,修筑工事,与日军暗结城下之盟,与新四军对峙。
5月下旬,为了迅速歼灭马顽,我军指战员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向马钦武部发起攻击,以破竹之势,首克六十口,复克鲊洲,重创马顽,扫清了马部的外围据点,迫使顽军全部退守梁子湖中的月山岛上。
随即,新四军十四旅司令部进驻六十口邱家大湾,将前线指挥所设在与月山仅一水之隔的小村庄——大包。两军隔港相峙,战斗一触即发。
中共武鄂县委带领地方武装和有关工作人员,积极配合部队作战,开展群众工作和支前工作。月山为梁子湖近陆的一个小岛,方圆不过数里,四面环水,南、北两山形成天然屏障,故有“犀牛望月、玉带缠腰”之说。马钦武部在南、北两山构筑了碉堡和暗道,周围深挖了一道道战壕,配有美式重机枪,岛四周水域暗置滚钩和自制水雷,妄图凭借险要地形作困兽之斗。
战前,在中共武鄂县委的配合下,部队深入当地农户和渔民中走访调查,侦察连对临近月山地带的地形和马部兵力情况进行侦察,紧接着召开作战会议。
月山岛三面临湖,时值汛期未至,水位较低,临湖面岸高且陡,不利进攻。近陆面仅隔一汉津港,宽仅十几米,虽淤泥很深,但水深不过两尺,可实施夜间涉水强攻。经过周密布置,决定由40团担任主攻,营长贺导海、副营长李道友率部队两路攻占南山头、北山头,夹击顽军司令部,团长黄学义、政委肖德明率部实施火力掩护。
为了快速越过汉津港,听取当地渔民的意见,突击部队每人背稻草1捆,填充河港,尖刀班每人持长竹竿1根,排钩扫雷。
5月24日晚,部队集合待命,张体学作战前动员。24时,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月山战斗打响。
突击部队如猛虎下山扑向汉津港,实施火力掩护的十几挺轻、重机枪一字排开,对准马顽的火力点一齐开火,顽军亦以猛烈火力疯狂扫射。顿时,月山上空形成一片火网。
由于汉津港淤泥极深,稻草抛下去后人一踩很快沉入湖底,一道道鱼钩纵横交错,排之不尽。尖刀排仍奋不顾身,冒着弹雨,在齐胸深泥水中拼命往前冲,第一突击小组王中新等4人当场中弹牺牲,突击排排长陈义德和一些战士腿上、身上被渔钩挂住,深可及骨,但没有一人停下,没有一人后退,大家拼命挣脱鱼钩,迅速扑向对岸并突破了顽军的前沿阵地。
群众从家中拿来门板铺在稻草上面,后续部队加快了越港速度。二营营长贺导海、教导员王子斌率领左路部队扑向南山,为了避免踩上地雷,战士们就从稻田里往前冲,一边冲一边摔手榴弹开路,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继续往前冲,一鼓作气攻上了南山头。二营副营长李道友率领右路部队冲向北山,马顽居高临下,以强大的火力疯狂扫射,给进攻部队造成很大威胁。
攻到北山脚下,右路部队与顽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和肉搏,马钦武部用迫击炮和机枪,疯狂地向绞杀在一起的人群射击,双方人员成批倒下。顽军预备队乘机蜂拥而上,疯狂反扑。右路部队进攻受挫,伤亡严重,被迫后退。
马顽以敢死队开路,组织顽军向南山发起反攻。左路部队坚守阵地,组织优秀射手专打顽军敢死队。一场触目惊心的拉锯式争夺战在南山头展开。顽军反扑上去占据制高点,我军又反冲上去夺回阵地,如此反复三次。战士们的子弹打完了,就用石头砸,与顽军拼刺刀,冲杀声一阵紧似一阵,战斗呈白热化。
突击部队攻进月山后,后路即被顽军截断,两军绞杀在一起,加上夜色很浓,指挥部不能及时了解战场情况,不敢贸然采取行动。拂晓,张体学急令军分区科长熊荣华率一个连增援,增援部队将至南山脚下时,顽军一颗迫击炮弹落在熊荣华身旁爆炸,熊荣华当即牺牲。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主攻部队伤亡严重,干部不是牺牲就是挂彩,右路部队能战斗的只剩下一二十人,子弹也打光了。战场指挥员贺导海等人当机立断,在增援部队的掩护下,分头撤出月山。
傍晚,部队稍作休整后重新部署,再次向月山发起攻击。团长黄学义、政委肖德明率领部队突过汉津港,扑向月山。
马钦武部连连受创,经过一夜恶战,精锐损失惨重。未及接战,马钦武即带残兵从后山乘船仓皇逃跑。中共武鄂县委受命调集了一大批船只,张体学指挥部队急起直追,一直追到武昌,拔除马钦武部最后一个据点——澥豹据点,沿途歼敌百余人,并收复了梁子岛。
月山一役,彻底歼灭了顽军马钦武部,毙伤300余人,俘数百人,其残部如鸟兽散。新四军缴枪数百支和大批军用物资,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伤亡近200人,其中牺牲近百人。
月山战斗的胜利,宣告鄂城沿江抗日根据地的顽军全部被歼灭。日伪军完全被孤立起来,龟缩于几个据点之中,斗争的主动权掌握在根据地抗日军民的手中。
夺取这次战斗的胜利,人民群众给予了大力支持。他们在战前帮助侦察敌情,为顺利突破汉津港献计献策;战斗中积极捐献柴草、门板,减少了部队伤亡;迅速组织大批船只,为追歼顽军残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战后帮助护理伤员,打扫战场,掩埋烈士遗体。在部队驻地,群众腾出最好的房子让给伤病员住,拿出最好的食品慰劳子弟兵。中共武鄂县委还输送了300多名优秀战士和青年民兵补充40团兵员,保障主力部队的战斗力。
月山战斗后,湘鄂赣边区党委、行署和军区领导机关迁到六十口邱家湾,同时召开了庆功大会,表彰了有功将士和支前模范。
由于这里有优美的环境、便利的水陆交通及丰富的物产资源,湘鄂赣边区在月山、梁子岛建立了综合医院、被服厂、兵工厂、军需供应站。鄂城抗日根据地成为湘鄂赣边区巩固的后方基地。
记者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