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刚
7月11日至14日,市档案馆副馆长余三毛带领专班人员赴京,到中央档案馆查找有关鄂州的红色党史档案,挖掘鄂州籍中国共产党建党早期党员的革命事迹史料,填补党史研究原始档案的有关空缺。
党史研究离不开史料证据的支撑,中央档案馆收集保管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重要历史档案,值得深入挖掘。今年初,市委协调省委办公厅向中央档案馆开具了查档协助函,经过数月查档和审核,7月中旬,市档案馆专班终于得以成行。
八宝山寻找烈士墓
1927年4月28日,范鸿劼继李大钊后,大义凛然地走向绞刑架,从容就义。家族料理后事,筑灵柩屋于北京宣武门外湖北义地(旧时掩埋穷人的公共墓地)。
1950年1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改葬范鸿劼遗柩于八宝山革命公墓,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为范鸿劼题词“忘我精神 永垂令范”,赞誉他铮铮铁骨的革命精神。
在以往的党史资料中,范鸿劼烈士陵墓的具体位置、碑文内容并不明晰,专班一行只能前往陵园仔细寻找。
离开中央档案馆,赶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大门时已近下午4时。陵园行将关门,我们急切地向看守的门卫说:“我们是来自湖北鄂州的同志,要来祭拜烈士、我们的家乡人范鸿劼的陵墓!”听闻此言,门卫不仅放行,还特地提醒道:“这一片就有三个墓区,四万多座陵墓,如果没有具体的位置,怕是很难找到。”
虽如此,大家毫不泄气,一路又问了几位工作人员,确定了新中国成立后设立的陵墓都在二墓区。专班一行沿着树林,在墓碑前的小路一行一行快速穿行,一阵肃穆之意袭上心头。途中,还经过了徐悲鸿、林徽因的陵墓,却始终没有看到范鸿劼的。
这时,迎面走来一名清洁工,听到我们要找范鸿劼的陵墓后,他笃信地用手指着前面的墓区说:“就在这一片,这个名字我有印象!”
又仔细寻找了十多分钟,专班成员吴壮志激动地说“找着了”!大家立刻围了上去。坚硬的花岗岩墓碑屹然矗立,低调朴素,碑文内容与在中央档案馆查到的资料内容一致:“范鸿劼烈士系湖北省鄂城县人,北京大学学生,生于一八九七年,于一九一九年参加五四运动繫(系)狱,于一九二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北方区委宣传部长,于一九二七年四月在北京与李大钊同志同时壮烈牺牲,永垂千古。北京市人民政府立,一九五零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在笔记本上,我们记下了范鸿劼陵墓的精确位置:二墓区珠字组左手边数第3个。若再来祭拜,不会陌生。
五份珍贵档案跃然眼前
7月12日上午,大雨滂沱。专班一行三人来到中央档案馆档案资料利用部查阅室,查阅人员缓缓滑动着鼠标,屏幕上出现一张泛黄的牺牲干部情况调查表,让大家屏住了呼吸。
表格的两个名字令人有些小激动,一是表格底部赫然出现几个清晰的硬笔字“王若飞写”,二是“范鸿杰”(也就是范鸿劼)。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先生的优秀学生和得力助手范鸿劼等人紧随李大钊,大义凛然走向刑场,英勇就义。19年后的1946年4月8日,在重庆参加国共谈判的王若飞乘飞机返回延安时,因天气原因飞机失事,同机13人全部遇难。
中央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这张调查表记录的主人公便是鄂州籍中国共产党建党早期党员范鸿劼的相关情况,弥足珍贵。
当天,经过工作人员不懈努力,在中央档案馆查找到了5份珍贵档案,包括范鸿劼烈士的高清彩色肖像、王若飞手书的牺牲干部调查表、中共中央组织部为范鸿劼烈士确定的碑文、刘伯垂翻译的《社会革命与农民运动》原文等。
一张张泛黄的故纸保藏着历史的细节,烈士们心怀理想、英勇就义的精神得以鲜活呈现,专班一行也终于与范鸿劼等烈士,来了一场跨时空的相遇。
北京大学寻访烈士足迹
1918年,范鸿劼到北京大学就读,积极参加和领导了五四运动,并参与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北京大学,范鸿劼紧随李大钊同志,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为寻访烈士足迹,7月10日后,北京大学进入暑假阶段,北京大学档案馆不对外开放,只对校内师生开放零星查档业务。市档案馆专班人员克服困难,积极与北京大学档案馆方面沟通协调。
万幸的是,北大方面也正在做北大学生参与中共早期党组织情况的细致研究,对范鸿劼的情况非常感兴趣,主动提出欢迎我们前往北大进行馆际交流。去北大,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寻根,寻找范鸿劼烈士投身革命事业的根。
7月13日,专班一行前往北京大学档案馆,查找和复制了范鸿劼烈士的学籍表、注册簿、成绩单等原始档案,并围绕范鸿劼烈士的馆藏档案和研究情况,与馆方进行了探讨交流。
北京大学档案馆馆长余浚表示,全力支持专班此行查档工作,后续将为鄂州市革命史陈列馆提供部分档案仿真件,希望双方加大在党史研究方面的馆际交流合作力度。
此次进京,专班一行还前往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对接联系党史工作,并就范鸿劼烈士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要交流,市档案馆还获赠纸质书籍《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丛书》一套、电子书籍等重要资料若干份。